第245章 忽必烈:朕也是炎黄子孙!(第2页)

他恨天幕!

【“禅让制”,是儒家构建的道德乌托邦。】

【尧舜禅让被儒家塑造为“公天下”理想模板,与世袭制形成对立。】

【孟子曾说过:“唐虞禅,夏后殷周继”。】

【舜以孝德感化家庭,以仁德治理万民,《尚书》记载:“德自舜明”,奠定儒家“内圣外王”理论。】

“狗屁的儒家!”

“不作而食,不战而荣,无爵而尊……”

“那些儒生和贵族,都是国家的的蛀虫!”

商鞅看到这里,直接被气笑了,对着天幕骂骂咧咧地说道。

他最讨厌儒家思想,认为其太过虚伪自私。

【但是,战国竹简《竹书纪年》揭露残酷真相,这部古籍记载了舜囚禁尧并夺取帝位的事件。】

【书中提到“尧德衰,为舜所囚,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虽然《史记》中也提到尧举荐舜,但并未明确记载舜囚禁尧的事件。】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了尧举荐舜并最终禅位给舜的过程,但并未提及舜囚禁尧的情节?。】

“后世通过发掘古代墓葬来了解历史……”

秦始皇嬴政已经松开了刘邦,抬头看着天幕陷入了沉思。

“嘶!”

“糟了!”

“朕的骊山陵寝该不会也被挖掘了吧?!”

嬴政突然想到了什么,顿时惊声说道。

这么重要的事情,他怎么现在才想起来?

若是后世之人把他陵墓挖开,他又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天幕呢?

【关于舜囚尧的事件,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讨论。】

【一些学者认为,《竹书纪年》的记载可能更接近历史真相,反映了当时权力斗争的残酷现实。】

【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史记》的记载更为可信,认为禅让制是古代政治的一种理想状态。】

【无论如何,这些记载都反映了古代政治权力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唉!”

“写史书太难了!”

司马迁看到这里,整个人都麻了,面露苦色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