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永明之治,齐武帝萧赜(第2页)
【萧赜重视农业生产,多次下诏减免赋税和徭役,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繁荣。】
【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兵源,他下令严厉清查户籍,打击假冒士族或僧侣以逃避赋役的行为,即“检籍”或“却籍”。】
【这项政策虽然增加了国家收入,但也因执行过程中官吏的严苛和舞弊,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在490年被迫停止,允许恢复被“却”的户籍。】
“世家大族藏匿的奴隶,是个不小的数目啊!”
唐太宗李世民目光幽幽,沉声低语道。
无论是关陇集团,还是山东士族,亦或是江南门阀。
这些存在,都是阻挡大唐进步的绊脚石!
【萧赜即位初期崇尚节俭,反对奢靡,曾下令销毁御用的“玉导”(一种豪华玉饰)等奢侈品。】
【永明时期是南朝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永明体”诗歌在这一时期形成并兴盛。】
【以萧赜次子竟陵王萧子良的西邸为中心,聚集了沈约、谢朓、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萧衍等著名文人,史称“竟陵八友”。】
“唉!”
“如今早已物是人非了!”
梁武帝萧衍看到这里,突然一愣,许多年前的回忆涌上心头,心绪复杂地说道。
【萧赜本人崇信佛教,在位期间佛教继续发展,多地修建寺庙,佛教艺术也颇为兴盛。】
【在外交与军事方面,萧赜大体维持与北魏的和平局面,双方互有使节往来,边境相对安宁。】
【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借口南伐,实际上是为了迁都洛阳做准备,萧赜则进行了相应的军事部署。】
“北魏三代明君,连续压制南朝三个朝代,属实是厉害!”
隋文帝杨坚看到这里,感慨万千地说道。
虽然他是最终的胜出者,但是杨坚对于北魏拓跋家的几位明君,还是很佩服的!
【萧赜的长子萧长懋被立为皇太子,能力出众,深得信任,长期协助处理政务,】
【然而,萧长懋于493年正月病逝,这对萧赜打击巨大。】
【同年四月,萧赜立萧长懋的长子、年仅21岁的萧昭业为皇太孙,作为新的继承人。】
“咦?”
“朕怎么感觉这么熟悉?”
秦始皇嬴政看到这里,眉头一挑,惊讶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