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功过交织,梁武帝萧衍(第2页)
萧衍本就是和他一个家族的,都是兰陵萧氏,属于汉朝丞相萧何的后代。
天幕也说了,萧鸾和萧宝卷都是昏君,杀了也就杀了!
不过萧衍篡位后改称梁朝是什么意思?
看不起朕的大齐?
【萧衍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勤于政事,不分寒门士族广纳人才,要求官员廉洁,】
【他改革法制,制定《梁律》,相对宽简。】
【萧衍特别重视门第,设立谱局,修订《十八州谱》也就是《百家谱》,严格区分士庶,巩固门阀制度。】
“兰陵萧氏出身的萧衍,属于既得利益者,当然要维护世家门阀了!”
唐太宗李世民背负双手,淡淡地开口说道。
【萧衍劝课农桑,兴修水利,减免赋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史称“天监之治”。】
【他大力提倡文化教育,广开学馆,招揽学者,编纂典籍,文学、史学、艺术,空前繁荣。】
【此外,萧衍本人是著名文人、学者,精通经史、佛学、玄学、音乐、书法等,著述丰富。】
“不务正业!”
秦始皇嬴政顿时皱起眉头,开口沉声说道。
在他的印象中,多才多艺的皇帝基本上都是昏君。
比如千古词帝李煜,靖康之难的赵佶……
【萧衍统治中后期,开始出现崇佛佞佛与统治危机。】
【极度崇佛,这是梁武帝最显著的特点,深刻影响了国家。】
【他自称“皇帝菩萨”,严格持戒,素食、不近女色,精研佛理,广建佛寺,大造佛像,抄写佛经。】
【曾四次舍身到同泰寺为“寺奴”,每次都需要朝廷耗费巨额钱财将其“赎”回,“赎身钱”成为国家财政负担。】
【推行佛教制度,制定《断酒肉文》,强制僧尼素食,影响深远。】
【多次举办大规模法会,过度优待僧侣,寺院经济膨胀,大量人口为避赋役出家,国家财政和兵源受损。】
“岂有此理!”
“这像话吗?!”
孔子顿时不满,皱着眉头说道。
这个外来的佛教,究竟有多么大的魔力,居然能让一位励精图治的明君变成昏聩之君?
这萧衍也是离谱,居然跑去寺庙当和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