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风雨南宋一诗魂!(第2页)
【刘克庄评:“放翁长短句……其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他将家国情怀大规模引入词中,拓展了词的格局,使词体与诗一样承载厚重历史感。】
【陆游的词,既有英雄气概的喷薄,如“气吞残虏”。又有深情绵邈的低徊,如“锦书难托”,刚柔并济成就了不他可替代的风格。】
【陆游的词,是剑南诗笔在词坛的延伸。】
【他以血泪铸爱国魂,喷薄出“心在天山”的壮烈。】
【他用断肠写儿女情,凝结成“泪痕红浥”的凄绝。】
【他借梅竹喻君子志,淬炼出“香如故”的孤高。】
【在豪放与婉约的碰撞中,他以生命的热量,将词推向了一片苍茫而深沉的境界。】
“陆游的诗词虽然都不是凡品。”
“但是在技巧上也没有达到臻至化境的地步!”
曹植看到这里,给出了中肯的评价。
在他看来,陆游的诗词中规中矩,偶有妙句,但是也属于合理的范围。
只有像是李白和李贺那样的仙鬼之才,能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
只能说陆游够勤快,勤能补拙,在天赋上还属于“凡人阶段”。
不过这也够了,陆游的诗词主要是看精气神,那股不甘屈辱,强烈的爱国精神才是难能可贵的。
【陆游是南宋四大家之一,华夏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梁启超誉其为 “亘古男儿一放翁”。】
【他的爱国诗篇超越文学范畴,成为民族气节的图腾。】
【近代抗战时期,其《示儿》被刻于重庆防空洞壁,广泛传诵以激励民心,成为民族救亡的精神火炬。】
“近代抗战时期?”
“民族救亡?”
汉武帝刘彻敏锐地察觉到了重点,他心中顿时一沉。
后世的情况竟然到了如此糟糕的地步了吗?
需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样的精神信念来支撑了吗?
那他们又是如何打赢了呢?
刘彻心中充满了担忧和好奇,一时间心乱如麻。
那是汉民族的劫难,那些人都是大汉的后世子孙!
【朱熹评价陆游:“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