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辽圣宗,耶律隆绪(第3页)

他契丹民族的皇帝质量就这么差吗?

他不服!

他自认契丹人不比汉人差!

【他就是辽圣宗耶律隆绪!】

【耶律隆绪,契丹名文殊奴,是辽朝第六位皇帝,在位49年,是辽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其统治时期被视为辽朝的鼎盛阶段。】

【971年,耶律隆绪生于辽上京临潢府(内蒙古巴林左旗),是辽景宗耶律贤与睿智皇后萧绰的长子。】

【其父景宗体弱多病,母亲萧绰很早便参与朝政。】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学习契丹文化,更深入研读汉文典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982年,辽景宗驾崩,年仅12岁的耶律隆绪即位,是为辽圣宗。】

【其母萧绰被尊为承天皇太后,临朝摄政。】

【萧太后此人很了不起,我们在后续盘点历史十大贤后的时候再详细说说她。】

“哦?”

“后世之人还记得我这个老太婆?”

萧太后神色一滞,随后十分惊讶地说道。

他儿子能成为辽朝的明君,她并不感到意外。

但是她能被评为“十大贤后”,则是属于意外之喜了。

也不知道,天幕会怎样评价她?

【耶律隆绪年幼,朝政大权实际由其母萧太后和深受信任的汉臣韩德让共同执掌。】

【这一时期是辽国国力迅猛发展的关键阶段。】

【朝廷削弱部落贵族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使辽朝从早期的部落联盟制进一步转向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

【并修订法律,改变“同罪异论”的旧俗,规定契丹人与汉人斗殴致死,同等治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法律公正性。】

【还完善并推广科举制度,大量选拔汉族知识分子进入官僚体系,如邢抱朴、马得臣等贤臣均得到重用。】

【此外,辽朝发展经济,鼓励垦荒,减免赋税,赈济灾民,安置流亡,使社会经济得到显著恢复和发展。】

“如果辽国一直是这样的国家,朕倒是可以认同!”

汉光武帝刘秀咂了咂嘴,对这个时期辽国的表现点赞。

而这些制度的制定和推行者,恐怕就是那个萧太后了……

这个女人,了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