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九千岁(二)

祁隐年不知道萧寂让自己等什么。

他对萧寂没有半分信任,但眼下的情况他消息难传进来也难送出去,能做的事有限,只能盼着手下的人机灵点,别出岔子。

结果等着等着,就等来了皇帝的圣旨,将工部暂交由三皇子代为掌管,后事待祁隐年的事下了定论再议。

在大盛,吏部负责官员的考核和升迁,户部掌财税,兵部掌军事,都是实权,是皇子夺嫡中重要的后盾。

礼部刑部工部相对来说,就有些吃力不讨好了,活多责任重,却没什么实权,难拉拢人不说,还难敛财。

但尽管如此,那也是祁隐年好不容易争取来的。

祁隐年是庶皇子,母妃在世的时候也不过是个昭仪,母家也没什么势,偏生人也不聪明,秉性带着些跋扈,身子也不好,说走就走了。

祁隐年那时候还不到年纪,被养在与世无争的淑妃膝下,淑妃不争不抢,只负责看着祁隐年吃饱穿暖别生病,好好读书。

祁隐年活到如今,每一步走得都不容易,要藏拙,要隐忍,要韬光养晦。

拿到工部的掌管权也是格外爱惜羽毛,明明能做得更好也要尽量不功不过。

在圣旨传到审教司的时候,祁隐年心里的怒火在蹭蹭往上冒,说是再议,那就跟肉包子打狗是一样的道理。

三皇子不算势大,工部再不济,也没有吃进去再吐出来的道理。

祁隐年面上未表现出来,只看似平静地接了旨,实则,袖口中的拳头都已经狠狠握在了一起,恨不得将幕后主使千刀万剐,令其断子绝孙。

这边,萧寂并不知道祁隐年想让自己断子绝孙。

他撺掇完了皇帝,将工部大权转交给三皇子后,当晚,又再一次踏足了审教司。

他再一次坐到了祁隐年对面,拿起桌上的茶壶,为祁隐年添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