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洞虚道法,诸多妙用

 大洞真经是上清派的正宗传承,大洞真经分为三部,分别是:洞真、洞玄、洞神,并称为三洞,乃是道藏总纲,也是道家诸多术法的总纲。

 “洞”的涵义是洞虚、洞天,可以理解为虚空、空间,洞真是指虚空的真意,洞玄是指虚空的玄妙,洞神是指虚空的神灵。

 万物皆有阴阳,天地空间也是如此。

 虚空的阳面,有形有质,肉眼可见,也称为阳间。

 虚空的阴面,无形无质,肉眼凡胎不可见,也称为阴间。

 人的魂念寄托于虚空,会聚在一起,可以形成洞虚界。

 例如人们都念想着有仙界,这个念头寄入虚空,会聚在一起,也就形成一个虚无的仙界,犹如在虚空开辟一个洞天,故曰洞虚。

 这些念头,通常是伴随着美好的愿望,因此又称为洞虚愿界。

 人们再念想仙界里有神灵,于是洞虚里就有了神灵。

 五方鬼神居于阴曹,阴曹地府也是一个洞虚愿界,五方鬼神是镇守阴阳两界,维系阴阳平衡,乃是属于阴曹正神。

 不过阴司鬼神,经常被驱使做一些不太光彩的事儿,因此名声不是很好。

 名声不好,香火愿力也就偏弱,并且信奉此道的人,大多都是些心术不正之辈,即便是阴曹正神,差不多也变成了旁门左道的阴鬼。

 张凡把五符玉令摆放在桌面上,闭目凝神,手捏道指,观想五方鬼神真意,颂念五鬼显灵咒语,为玉令重新加持法力。

 五鬼显灵咒是茅山派常用的道术,茅山派也就是上清派,这些术法在《道藏》里都有收录。

 道教的所有典籍,基本都收录进了《道藏》,不过道书里写的玄语,没有师父指点,一般人是真看不懂。

 其实有师父指点也不一定能懂,很多玄虚的东西,只可意会,难以用言语描述,只要修练出了道行,自然就明悟了。

 反之,如果没有道行,知觉太弱,不能亲身感受,无论怎么讲解都难以明白。

 张凡以前就是这样,从小就通读《道藏》,但也没明白个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