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为何(第2页)

 荀子还在自顾自说着。

 “灵毓的民家,认为法,应当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因为法是民所拥有的唯一利器,不能不慎重周全。”

 “通古,这样的人,你害怕他和秦王,会放弃你与你的理想吗?”

 “不会!”李斯抬起头,目光灼灼,俯身下拜:“多谢老师开解!斯明白了!”

 他只是太抗拒了,抗拒明明被看见,被认可,也做出了成绩,然后再被放弃,心血亦成了扭曲可笑的四不像之物,最后一夕坍塌。

 可是,他相信嬴政。

 现在听了这些话,他亦愿意相信殷珏。

 法究竟是治国的工具?还是苍生的口舌?

 李斯还是分不清,但他现在不再那么不甘和焦灼不安,反而是热血沸腾的走出门去。

 民家亦是海纳百川吗?和吕相相似却不尽相同,殷珏,你我来一同在王上的注视下,证明谁的理念更适合秦国吧!

 殷灵毓在和嬴政与尉缭畅谈秦国之军,韩非通报入内后,气氛便略古怪起来。

 韩非毫不遮掩,行了礼就直直看向殷灵毓,手里还抓着那厚厚一叠纸。

 “为何?”

 他眸子里的情绪复杂难言。

 为何说好了只给秦吏,却又独独为他破例?为何明明占尽优势,却还给他这样大的选择余地?为何……为何如此光明正大,毫不掩饰对他的偏爱与优容?

 韩非不明白。

 为了离间他与韩国吗?可并不至于,也并未声张,显然不是。

 只是为了,让他能写下他的书吗?让他留下他那韩国的贵族王室们不屑一顾的谏言吗?

 殷灵毓淡然一笑。

 “为了千年后,仍旧有人能在青史里看到繁星荧荧,耀古烁今,其一名韩非子,法家至极不过如此。”

 “非吗?”韩非并不相信,他再如何努力,迄今为止,韩王都只会不耐烦的压下或打回他的谏言。

 “难道不是吗?”嬴政指尖轻叩了叩桌案,看向已经有些恍惚的韩非,勾唇道:“当然,若是先生愿入秦,寡人敢担保,秦国律法,由先生主编,无人会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