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工资条(第3页)

 

不过,在关节凸起的位置,还是需要铁凿介入才能分离。

 

当尸体被剥离后,石壁上留下一个清晰的人形,还有一排蝇头小字。

 

陈大——太兴十二年二月工单:

 

日上工八个时辰,共计二十九天。

 

正工钱:三贯,

 

食耗折九百文、

 

械损折三百五十文、

 

石神祭二百文、

 

甲头钱三百文、

 

脚钱一百五十文、

 

预支钱六百文、

 

欠偿钱八百文。

 

实发:零,倒欠三百文转下月债。

 

这是江南应奉局一名匠工的工单。

 

陈大,这难道就是死者的名字?

 

池翰望着这令人心惊的数字:“每日劳作八个时辰,月终结算竟倒欠三百文。”

 

刘光瑞也满面不可置信:“这般盘剥,岂非将人当牲口使唤?”

 

三贯钱对于他这个在汴京长大的人来说,根本不能算钱。

 

即使他们没有接触过采石工,一听也知这是个极度消耗体力的差事。

 

林知夏凝视着石壁人形印迹,忽觉耳畔似有凿石声隐隐传来。

 

那些雕琢祥瑞的叮当声里,不知浸透了多少匠人的血泪。

 

太后宫中熏香未散,而千里之外的太湖深处,应奉局的铁凿仍在昼夜不息地凿刻着新的“祥瑞“。

 

孟俞不知何时已站在两人身后:“应奉局的提举还关在大理寺,这甲头钱和脚钱是什么意思,本官也很好奇!”

 

说罢,便和周正出宫去往大理寺。

 

刘光瑞蹲到樊老旁边:“可以确定死亡时间吗?”

 

“石壁上刻的是二月,他会不会是不满二月份的工钱,三月份就死了?”池翰也忍不住插嘴道。

 

樊老看向林知夏:“你先说说看。”

 

许是看出林知夏比往日沉默,樊老故意让她来说。

 

刘光瑞和池翰同时看过来,他们知道林知夏会验尸。

 

林知夏怔了一下,才道:“要保证尸体不腐化,至少得在铜油里浸泡一个月。

 

首先得确定,他被浸泡的时间,关于这块寿山石的情况,你们查到多少?”

 

刘光瑞忙回道:“这我知道,这寿山石是从苏州阊门走水路运到汴京的,路上花了两个月。

 

原石是三月份从湖底采出的,匠人花了近四个月雕刻整形,才使它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