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诡案手札彧无为
第301章 合法(第3页)
至于他认的先生是何人,没问出来。
学子认名士为师,就像林知行当时认孔老为师一样,当时的孔老还身居要职。
或许蒋云逸的先生,也是一位在朝官员。
林知夏和江成去了开封府,准备从那查到与蒋云逸同期的学子,看能不能从他们口中问出这位先生的身份。
开封府签押房内,纸墨味混杂着炭火的焦气。
宋大见林知行面色苍白,多加了个火盆,以致于他一直在拭汗。
他们今天又找了一些人,分批将大花在内的四名牙人手里的孩童都买了下来。
这其中,有八成的孩子是被拐卖来的。
整理后发现,所有卖身文书上出现的户籍,都来自三个县城,且这三个县城同属衢州。
衢州位于睦州的西南方,其位置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流民中有来自衢州的吗?”林知行问。
宋大摇了摇头:“有,但不多,往我们这边北边,更多的流民其实流向了另一边。”
“衢州路远,这些户帖文书倒齐全得古怪……”
朝廷禁止良民为奴,卖身需签“雇佣契约”,十年或者终生,需向县衙户曹办理认证并交一成的税。
贫民卖身本就是因为不能温饱,面对这么高的税收,大多数会选择逃税,不去官府认证,俗称白契。
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卖身契不受律法保护。
而可笑的是,所有被拐卖的孩童,其卖身手续都是合法的。
不只有官府的印,税收证明也一应俱全。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找到户籍本人,否则这卖身契没有任何问题。
恰在此时,林知夏与江成推门而入。
林知行抬头,未及寒暄便道:“正好,衢州的事有些蹊跷。”
他推过几份文书,指尖点着上面的官印,“格式无差,印鉴也真,但衢州山高水远,流民北上至此的不多,被拐的却多是衢州娃?
这不合常理,像是有人特意从那儿弄来身份,方便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