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孤注一掷(第2页)
王宝玉顾不得看手机,匆忙洗漱换衣服,骑着小电驴拧到最大油门奔中医堂去。
半个小时后,他赶在七点二十抵达中医堂,拿出路上买的包子豆浆一边吃一边看手机。
王宝玉这才看见有人加他微信,估计就是昨天的楼主了。
他心情有些雀跃,赶紧通过申请,本以为对面还没起床,谁知道他刚通过,对面就给他发过来消息。
“我叫董瑞,你叫什么名字?咱们互相介绍一下吧。”
王宝玉赶忙自我介绍一番,说了自己的情况。
董瑞和他情况竟然差不多,两个人离了两三百公里远,结果就像是走着同一轨迹的两个不同人生,在这一刻交汇碰见。
董瑞也对中医很感兴趣,不过他成绩比王宝玉好,大学上了个一本,学得也是中医相关专业,奈何大学学到的东西,根本不实用,他大学毕业后在一个中医院上班,才刚去就能给人坐诊,结果不幸给人治得身体更差了,差点被告上法院,后来自己私下赔偿,中医院把他赶出医院,董瑞就开始在各种中医堂混日子。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被困在自己的医疗事故中难以释怀,可在看到诸多同行给人治病的粗糙手法,他才惊觉,问题不是出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而是这个行业大多数人都在走钢丝。
大家给病人开药,只要吃不死就行,也不图着一定把病人的病给看好,然后就像拆盲盒一样,给病人开了药,过个七八天看病人情况,有的人身体状况可能会好一些,那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有的人觉得无效,也不会回头医闹,毕竟中医也没把你治死,也没说包治好是。
看透这一切的董瑞感觉心凉,他很想改变这些情况,可他就和王宝玉一样,无能为力。
当一个行业里都是劣币的时候,就算良币想有所作为,也是难上加难。
和王宝玉不一样,董瑞还有些空闲时间关注其他爱好,他爱养生,很早之前就从夏芜的店铺里订购绿色蔬菜包自己做饭,是夏夏的老粉。
这次的消息,也是他在论坛里看到的,他第一时间就做出决定,辞去现有在中医堂坐诊的工作,去杨沟村学习。
他有预感,这可能是他改变人生现状最后的机会了,如果放弃这次机会,再过几年时间,也许他也会变成他的那些麻木不仁的同行。
只要病人死不了,就随便治治,瞎猫碰上死耗子,能碰一个是一个得了。
董瑞在中医论坛发的帖子,只有王宝玉一个人毫不犹豫地留在联系方式。
他一直在等王宝玉回复。
王宝玉还要上班干活,断断续续和董瑞交流之后,内心被大为触动,他也想放弃一切跟着董瑞前往,可是他的家当怎么办?
租房没有到期,手里也没多少钱,如果去了人家不要他……
一上午,王宝玉都心不在焉,给客人拔罐也没拔好,然后他就被药馆经理给骂了。
中午吃饭的休息时间,王宝玉还是难以做决定。
“我是自己租房住的,如果我跟你一起去了,我的东西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没钱负担两个地方的房租。”
王宝玉老老实实地说出自己的困扰,他真的很纠结。
还只是网友的董瑞问他:“兄弟,你跟我说句实话,你想不想学真本事?如果你内心坚定想学真本事,我可以帮你,就当帮年轻时候的自己了。”“你可要想好了,你现在才22岁,比我年轻快十岁了,看看我,再看看你,你不应该比我更有勇气重新开始吗?”
王宝玉一向优柔寡断,难以做决定,可这次,他被董瑞的话语煽动,内心再次涌出一股勇气。
他咬牙做出决定:“好,我信你,我跟你一起去!”
董瑞要了他的地址,说要开车过来接他,连同他的家当一起,反正下个月房租就到期了,直接不续租就行,再加上昨天刚发工资,药堂这边也可以不干了。
没过一会儿,董瑞给他发了开车和导航的照片,“五个小时后我就到你那了。”
王宝玉心砰砰跳,这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
他要辞职了。
经理还是没放过他,走过来对他说,下个月要扣他五十块钱,因为中午他拔罐让客人等太久,说他拔罐时还在玩手机,也没给客人拿拖鞋,扶客人上床。
听着简直太可笑了。
王宝玉自然而然地道:“我不干了,你爱扣扣吧,今天上午就算我不要钱给你们白干。”
他说完,脱下帽子就要走。
经理有些错愕,“你神经病啊,不在这里干你得提前说知道不知道!?”
王宝玉压根不搭理他,刚好他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毕竟他又不会吵架。
骑着电动车离开,王宝玉径直回家,打算把东西收拾收拾。
他心情激动,就像是多年前离开家乡前去上大学一样的心理,充满了对未知的期待,幻想着自己能学到本事,受人敬仰。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可就像董瑞说的那样,他还年轻,大不了从头再来。
五个小时后,董瑞如约而至,抵达王宝玉出租房楼下。
半个小时后,他帮着王宝玉把少的可怜的家当全都搬到车上,二人吃了顿午饭,开车回董瑞的家。
他父母给他买的有房子,老破小,地方不大,但好歹有个落脚地。
等把一切都安排好,二人买好去桐市的车票,第二天出发。
夏芜招收中医学徒的帖子发出去后,热度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高,毕竟论坛里大多数都是年轻人,有的还在读大学,专业不对口,有的已经是社畜,虽然朝九晚五很辛苦,但让他们放弃现有的工作抛弃一切重头学习中医,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勇气做出选择。
更何况夏芜给开的工资不高。
才一千八。
不包吃包住的话,这点工资根本活不起。
就算包吃住,这工资也顶多适合那些单身人士,不适合拖家带口的。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就在夏芜以为给招中医学徒的事情就要黄了时,村口突然来了两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