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王梓钧

0086【少女情怀总是诗】




                在市里和县里折腾完,陈贵良又回到村里折腾。



    如果没有那天的敲锣打鼓,陈贵良完全不用摆酒请客。但消息既然已经传开,还来那么多人庆祝,不请村民吃一顿就说不过去了。



    菜品挺丰盛的,没想靠礼金赚钱。



    事后一算账,还倒赔了几百块。



    爸妈和奶奶特别高兴,因为村里人都说着讨喜话,他们现在是全村数一不数二的人家。



    在村里摆完酒,终于消停下来,陈贵良安心在家读《明史》。



    期间还进了一趟城,给自家和外婆家买空调。



    太热啦!



    各大报纸,又在给陈贵良涨名气。



    上次几十家媒体过来,严校长给记者们留了电话,现在直接打电话就能采访。



    严校长跟各报记者通话时,一边又一遍重复道:“陈贵良这个学生,是非常有天赋的。他中考成绩就名列全市前茅,高中成绩虽然一度下降,但那是因为沉迷于文学、历史和哲学书籍。他是留守儿童,家境比较贫困,为了买书情愿饿肚子。”



    “最严重的时候,陈贵良的成绩掉到二本线以下。他痛定思痛,把课外书全都卖了,一心一意冲刺高考,随时随地都在学习。皇天不负苦心人,陈贵良同学的高三成绩,一次比一次进步。终于在高考时,超过了北大投档线8分!”



    从严校长嘴里说出的“投档线”,到记者笔下就变成“录取线”。



    于是乎,一篇篇报道出炉。



    而且,挂科退学的韩韩,又被记者翻出来鞭尸,成了衬托陈贵良的反面教材。



    以至于在全国范围内,陈贵良比各省状元更引人关注。



    因为这事儿很有话题性,一个被北大特招的学生,居然凭实力也能读北大!



    ……



    傍晚。



    月亮升起,星星露头。



    家里有空调也舍不得用,父母和奶奶端着板凳和蒲扇,去大树下跟邻居们聊天乘凉。



    陈贵良则搬了两条长凳,在自家院坝里摆开凉栈,点上蚊香躺在夜空下看星星。



    过了晚八点,一阵微风吹来,带走些许暑气。



    河对岸的山野笼罩在夜色中,隐约能看到废弃码头的巍峨牌坊。月光和星斗映照着玉带般的小河,河风吹得白杨树叶和竹林沙沙作响。



    虫鸣蛙叫,此起彼伏,却让夜晚显得更加宁静。



    远处的大树下,人们不知聊到什么趣事,时而爆发出一阵欢笑。



    稻谷快要熟了,再过半个多月就能收割,隐隐间似乎可以闻到稻香。



    陈贵良望着灿烂星空,整个人的精神彻底放空,仿佛能与天地万物交流,自己已经跟大自然融为一体。



    霎那间,陈贵良想起张孝祥那句词: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这日子,真是悠闲惬意啊。



    然后,电话响了。



    “我拿到录取通知书了。”边关月说。



    陈贵良道:“你到底报的哪个学校?神神秘秘的。”



    边关月道:“之前拿不准。我爸花钱请来一个专家,把京城的学校都认真分析了一遍。专家说,最好是报首经贸,这学校再过几年就要变一本了。”



    “什么专业?”陈贵良问。



    边关月说:“行政管理。”



    陈贵良道:“嗯……也算不错,挺适合你的。”



    边关月道:“首经贸今年的本科专业,有28%是一本,有72%是二本。经济、金融、保险、国际贸易这些热门专业,全都必须过一本线。二本专业我就看上了两个,行政管理和传播学,但专家说肯定很多人抢着报。嘻嘻,有惊无险,还好我被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