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理想生活(第2页)

 “哈哈,举荐是为大明举荐的,可不是因私举荐的。至于这点金银,这才是因私感谢徐兄弟的。”

 杨增爽朗的含笑继续道:“徐兄弟若是真想感谢我,空闲时请我去你那有一间小院的家吃顿饭就行。”

 徐孝先愣了下,把锦盒放到自己身侧,道:“想不到杨大人还记着末将当时的理想啊。”

 “振聋发聩啊。”

 杨增有些向往的感慨道:

 “有一点儿小权,使自己不会随意被人欺负。不会在人前低声下气、卑躬屈膝。

 有一点儿小钱,使自己不至于为五斗米折腰。更不做黄白之物之奴隶。

 总之就是想要活的有尊严。

 有一间小院儿,自己于红尘俗世中自成一方天地。修身齐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杨增感慨完后,调侃道:“就最后这一点儿不够超凡脱俗,红颜祸水啊。”

 “是,末将多向您学习。”

 “那把你那玩意割了?”杨增看向徐孝先的两腿间。

 “那怎么行!”

 徐孝先夹得紧紧的:“还指着传宗接代呢,自古以来……。”

 徐孝先想起了杨增是太监,一时不知该怎么说下去。

 杨增却是豁达地笑了笑,道:“当初你说的理想生活,还是如今追求所追求的么?”

 徐孝先叹口气,往后靠了靠。

 那时刚穿越过来,对于嘉靖年间的大明朝并不熟悉。

 加上当时正在打仗,前途渺茫、生死未卜,所以一时有感而发。

 当然,也是怕自己再死一次。

 因而才有了那番感慨。

 但如今若是说起来的话……徐孝先觉得想要实现那三点理想,又哪是那么简单容易的呢?

 于是徐孝先坦诚地指了指自己胸口,道:“理想是需要一辈子来实现的,说比做要难千百倍。所以末将只想在这条路上坚持行下去,至于能不能做到,不是有那么句话么,盖棺定论。”

 “哈哈……。”

 杨增不由笑了起来:“小小年纪,竟然要窥探浩瀚人生。不过说得不错,说要比做容易太多,那我就看你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愿望吧。”

 “那可就少不了请大人指点迷津、加以鞭策了。”

 “到时候不怨我就行,记住你现在说的这些话。”

 徐孝先隐隐觉得,杨增这番话好像带着某种目的似的。

 不过也未多想,道:“末将感激还来不及呢。”

 如今东厂早已经有了自己的监狱。

 但好在,嘉靖时期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都还没有达到令人谈之色变的程度。

 当然,这一点既要归功于嘉靖对潜邸旧人的约束之功,也要归功于黄锦、陆炳二人的谨言慎行。

 因而无论是陆炳还是黄锦,能够在嘉靖痴迷于修道的前提之下,并未利用手中的权利,以及嘉靖的宠信大肆胡作非为、陷害忠良。

 在徐孝先看来已经算是嘉靖朝一等一的好人了。

 崔元、吴仲、陈不胜三人紧随其后翻身下马,跟在杨增、徐孝先的身后进入东厂大牢。

 并不像后世电影中那般让人头皮发麻、不寒而栗。

 但也给人一种阴森、骇人的压抑感。

 “五人分别监押。”

 杨增此时早已经没有了马车上谈笑风生、豁达开朗的一面。

 整个人变得阴气沉沉,严肃无比。

 役长、番役数人各自押着一人,把五人关进了不同的牢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