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续命(第3页)

 说起来看似简单,但徐孝先的绘画跟毛笔字实在是拿不出手。

 所以歪歪扭扭的画了一半时,嘉靖在旁纳闷道:“这是……画了一只没腿的鸡?”

 徐孝先闻言愣了下:这么巧合的么?

 自己的绘画功底见长了?

 “皇上,臣描绘的是我大明大致的疆域图。”

 徐孝先鼻尖都冒出了细微的汗珠。

 嘉靖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径直走到徐孝先一侧歪头看着。

 “京城在哪里?”

 徐孝先看了看自己画的潦草地图,而后在太行山跟燕山之间的下首,用毛笔轻轻点了一个点:“这里便是京城。

 而由此往东便可直达山海关。

 九边重镇便是沿着这脉络而建,但可惜的是……。”

 徐孝先拿着毛笔在河套地区画了一道刺眼的横杠:“如果这里朝廷能收复疆土,那么最起码在纸面上,大明跟大草原之间才能算是真正的隔山而居。

 互不干扰。”

 “有点儿意思。”

 嘉靖淡淡说道。

 徐孝先听不出来到底是夸自己地图画的好,还是夸自己口才好。

 还是说在夸自己别的?

 “你画这样的疆域图,到底想跟朕说什么?”

 “皇上,臣之所以画如此粗糙的大明疆域图,只是想说要防南倭北虏其实很简单。

 九边重镇看似拉长了我大明防线,使得我大明面对鞑靼人一直是疲于奔命。

 但若是结合前朝与草原之间的战事,就会发现,经过历朝历代的修缮与防御,其实留给俺答能够扰我大明边镇的地方,也就只有两处……。”

 “陕西布政司的榆林镇?以及……辽东镇?”

 嘉靖看着徐孝先问道。

 “皇上圣明,臣想说的正是这两处地方。”

 徐孝先伸手指了指,而后继续道:“再往西还有各部族以及祁连山、贺兰山为天然屏障,俺答就算是想从这里入手,那么就是他疲于奔命了。

 而太行山、阴山一带,山势险峻、道路复杂不说。

 就是前朝修缮的防御与关口,就足够俺答的骑兵头疼的了。

 所以俺答不走陕西,便只有大同燕山一带。

 至于辽东,只有达赉逊强大到能压制俺答后,他才会注意到辽东。

 所以臣以为,榆林、辽东两镇,是我大明防御甚至是主动进攻草原,以及威慑女真三部的最好要道。

 因而,只要这两处有精兵强将把守,那么大明短时间内大可以安枕无忧。”

 “你说的短时间是多短?一年?两年?三年五年?还是……。

 还有,你既然偷摸招募三个千户所,你理想的镇守之地又是哪里?”

 “大同。”

 徐孝先毫不犹豫的说道。

 在徐孝先看来,三个千户所不过是用来牵制以及离间挑拨达赉逊跟俺答的一股力量罢了。

 真想要镇守住整个边疆,也许就需要最少两三个卫所的兵力了。

 而这也并非是徐孝先异想天开。

 是因为这一趟辽东行,脑海里忽然出现的努尔哈赤以及一十三副残甲的事迹,既让徐孝先燃起了斗志,也让徐孝先充满了信心,为大明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