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提点(第3页)

 可皇上从始至终都不曾召见过徐孝先,当时我就怀疑徐孝先可能人不在京城。

 只是当时也没有任何风声透出来。

 何况这件事情跟我们也没有多大的关系,便由着他去了。”

 “那会是什么事呢?竟然如此隐蔽?而且这一走……从胡守中的第一道上疏递上去来推算,也小半年的时间了吧?”

 高拱疑惑道。

 徐阶点着头:“不错,徐孝先离京的时日怕就是上元节前后。

 至于去了哪里,干了什么,也或许只有皇上跟徐孝先知晓了。

 但想来应该跟鞑靼人有关。

 毕竟,去年俺答袭扰京师一战,如今虽然朝堂上不提了,但这不代表皇上也完全抛之脑后了。

 这一点从如今工部嚷嚷着要修缮外城城墙一事儿上就可以推断出来。”

 顺着徐阶的话茬,高拱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随即想了想如今严府跟徐府之间的亲家关系,高拱便硬生生的把到了嘴边的言语生吞了回去。

 严世蕃如今任工部尚书,内阁大臣也建议今年继续修建外城城墙。

 一切看起来都是名正言顺的要修建城墙抵御俺答,但在高拱看来,这其实不过是严府借机捞银子的机会罢了。

 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凑巧?

 去年朝堂之上刚传出修建外城城墙的风声,那边严嵩就开始运作着让自己的儿子任工部尚书呢?

 还有面前的徐阶……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如今还跟严府结成了亲家。

 难道真的被严嵩父子在朝堂之上的势力吓得要当一辈子的缩头乌龟,来保全自家性命了?

 “但眼下皇上的意思……好像没有去年那般热衷了啊。”

 高拱说道。

 徐阶继续点头,道:“不错,修建外城城墙的心思,皇上确实没有去年那般在意了。

 不过我猜测,这件事情跟鞑靼人没有关系,看样子倒像是跟徐孝先有关。”

 高拱有些不解的皱眉思索。

 徐阶则解释道:“去年北镇抚司办了数件大案,且都是徐孝先任掌印镇抚后。

 而且有传出风声来,数件案子加起来,北镇抚司自徐孝先上任后,就抄了数百万两白银。

 这笔钱虽然不曾拿到朝堂、内阁商议,但大家当时都以为这笔钱一定会用来修缮城墙的。

 可如今呢?

 徐孝先在良乡安置了顺天府各州县的百姓流民,且要新建一个北镇,那么这些钱从哪里来?

 显然就是要用北镇抚司抄来的这笔银子来修建。”

 “所以……那笔钱被徐孝先用了,而且皇上还没有异议?”

 “我猜想,徐孝先这一次秘密出京,恐怕也跟这笔银子的诸多牵连有关。

 说不好……这一次徐孝先秘密出京,就是因为那笔银子被他用来新建了北镇,因而才出得京城。”

 徐阶双眼睿智的看向一脸惊讶与思索的高拱。

 随后笑了笑,道:“有些事情不必着急下定论,模棱两可时,或者是力不从心时,那么不妨先观望一阵再说。

 隐忍,为官之道也。”

 高拱有些茫然的抬起头,随即露出释然的表情,这是徐阶在点拨他呢。

 “下官多谢大人提点。”

 徐阶哈哈笑着摆手:“哪里的话,不过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