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嘉靖的政绩(第2页)
“奴婢今天问了徐孝先,已经差不多了,等过两日就把奏章呈上来。”
黄锦接着道:“是通州、蓟州两知州跟沈丛明一向交好,一直都在帮助沈丛明兼并买卖土地。而这一次恰巧赶上了俺答犯京,沈丛明就通过通州知州楼广元搭上了仇鸾,因而才有了仇鸾放任将士袭扰村庄一事儿,目的就是为了兼并土地,制造流民。”
“昌平呢?”
嘉靖皱眉问道。
“昌平被兼并土地最多,但沈丛明并没有插手,是知州通过另外商户兼并的,而最终土地落到了谁的手上,眼下还不知情。”
黄锦见嘉靖皱眉,急忙又说道:“但徐孝先说,如今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范围了,只要再仔细查证几日,基本上就可以找到真正拿走土地的疑犯了。”
嘉靖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自他登基至今,最为得意的便是两件事情。
一是勒令京师权贵、各封地皇室藩王,退还了很大一部分民田。
第二便是汰除军校匠役近十万人。
而这近十万人,是完全不存在的十万人,只是官员用来吃空饷、贪墨编造出来的近十万匠役。
如今嘉靖虽然沉迷于修道,对于朝堂政事几乎都交给了内阁大臣。
但不代表他对朝堂失去了把控。
自然就不会允许,有人破坏他引以为傲的退还民田这一政事。
毕竟,这两件事情,于嘉靖而言可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即证明了他在京中权贵、皇室藩王以及朝臣中的威望,也证明了他在大明将士中拥有决断一切的皇权。
一政一军两件事情,更是证明了他皇权的至高无上。
所以又怎会容忍他人阳奉阴违?
“东厂打算怎么处置?还有,沈丛明的背后可还有指使者?”
“回皇上,沈丛明……。”
黄锦斟酌了下,但不管怎么言辞,都避不开安妃这个靠山。
嘉靖又岂能不明白黄锦的吞吐。
“是啊,沈丛明想要拉拢官员,只要搬出他宫里的背景就足够了。何况……朕的这些臣子,有多少又能经得起金钱的诱惑呢。”
嘉靖不由冷笑道。
“回皇上,徐孝先也已经查明,沈丛明数年前就在京城开设了一家名为明玉楼的青楼,并以此来结交朝廷与地方官员。而楼广元便是在任大兴知县时,与沈丛明勾结上的。
甚至就在楼广元赴任通州不久后,沈丛明便指使家丁,特意为楼广元在通州开设了一家清风楼,专供楼广元自己吃喝玩乐。”
嘉靖长吐一口气,眉毛似乎要拧在了一起。
随即下定了决心道:“命徐孝先即刻拿人,无论是沈丛明还是楼广元,包括所有跟沈丛明有牵涉的官员,一个都不放过!”
黄锦犹豫了下,小心道:“皇上,要不要等徐孝先把奏章呈上来后?”
“东厂什么时候行事需要这么小心翼翼了?”
嘉靖冷哼一声,随即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黄锦赶紧去。
黄锦躬身应是,急忙退出了仁寿宫。
……
徐孝先原本住在西厢房的房间,如今已经被收拾成了餐厅。
一张硕大的八仙桌,以及八把椅子根本填不满整个房间。
因此徐孝先就照着后世橱柜、酒柜的样式,又给塞进了不少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