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孝和皇帝

前线捷报频传,雍国大军占领大虞上京。

上京比都城地理位置优越,气候也暖和,遂迁都上京。

沈惊澜还是那个老样子,身子消瘦,精神不济,时常卧病在床,续命的汤药吊着。

战乱逐渐平息,雍国版图达到空前的强大,朝廷出银子给那些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安置了住处,一片政通人和,百废待兴景象。

政局逐渐稳定下来,有朝臣没事闲的张罗兴修陵寝,钦天监划出一块风水宝地,可续大虞千秋万代,地点就在大虞开国皇帝太祖皇帝的陵墓后十里。

沈惊澜和温若初是雍国开创盛世的皇帝皇后,陵墓前埋着大虞的开国皇帝有大虞盖过雍国的隐喻意义,在加上续千秋万代的噱头。

朝臣纷纷上奏移走大虞太祖皇帝骸骨。

温若初知道大虞太祖皇帝的陵寝,占地面积七十余亩,依山傍水是块风水宝地。

过去的大虞国力强盛,修葺过几次,陵寝建筑古朴厚重,外围摆放奇珍异石,就连雕刻在石碑上的花纹都是顶级工匠手笔。

朝臣上奏详表用的是“移走”,“移走”说得好听,无外乎还是挖坟掘墓,温若初还没缺德到那个地步。

自古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哪有什么千秋万代,能千秋万代,凌玄澈的王朝也不至于倒了,还有他们什么事。

刚刚迁都,人手不够,温若初启用了一些大虞旧臣。

说挖坟能续千秋万代的,明显动机不纯,有挑起新旧势力纷争的嫌疑。

温若初对自己百年之后睡觉的地方不挑,能让她舒坦地死就成,反正两眼一闭什么都不知道。

让天机阁秘密处决了两个挑事的,让钦天监重新选了一块地方,背靠高山,面朝一大片平整的土地,开垦出来就是良田。

沈惊澜向往寻常百姓的生活,那个地方他一定喜欢。

确定下来陵墓选址,便开始动工,温若初严令不可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挖坟闹得沸沸扬扬,终于在温若初的力排众议之下,平息下来。

这日,温若初处理完政事,伺候沈惊澜喝吊命的汤药,汤匙递到沈惊澜嘴边。

沈惊澜依靠在软枕里,脸色煞白,眼窝深陷,一脸病态,嘴角努力扯出一丝微笑弱着声音对温若初道。

“这些事让太监来做就行,你累了一天,歇息去吧。”

“不累!”

汤匙里的汤药送进沈惊澜嘴里,温若初坐在床边忍不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