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吊儿郎当的男子(第3页)

 新交最忌旧识言,这道理贺兰岂会不知? 

 她浅笑着摆手:“您也是为了徐副都尉的前途着想,您放心,我都明白。” 

 “您刚刚也听到了,我开了个小铺子,就在主街,想着做润肤皂的生意。” 

 说到润肤皂,梅姑就想到儿子高兴的样子。 

 这东西看着就金贵,用起来更是舒心,曹大人疼惜妻眷,定会派人来寻,届时她儿子再着人从中牵线搭桥,一来二去,这关系不就牢靠了吗? 

 这样想着,梅姑亲手执壶,斟满酒盏,眼角隐约多了丝笑纹: 

 “贺娘子是个有成算的,我早就领教过,这杯提前贺你,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一杯饮尽,入口如蜜,尾韵酸甘,口感甚是奇特。 

 好喝啊。 

 像是往米酒里加养乐多,还添了一勺蜂蜜水。 

 贺兰微微抿唇,默默又斟了一杯。 

 她捏着袖口的信,抬眼道:“梅姑,我有一事,想请徐副都尉帮个忙。” 

 “我有一封家书,想托徐副都尉之便,随官驿稍往京都。” 

 “来这里这么久,眼看要过年了,我想给家中报个平安。” 

 京都? 

 梅姑闻言一怔,若有所思地望向贺兰,难怪气度见识不似寻常妇人,原来是从京都来的罪眷。 

 不管是役所还是采石场,梅姑这样的管事,向来只负责核对名单,清点人数,接收犯人,并不知道这些人的过往,也从不过问。 

 无论曾是何等身份,到了管事手里,便只剩“劳役”二字,如此方能一视同仁,方便束管。 

 他们心里都清楚,若真是显贵出身,就此沉寂倒也罢了;倘若日后东山再起,头一个要清算的,便是当初苛待过他们的人。 

 所以不知不问,反倒最是稳妥。 

 眼下贺兰托徐副都尉帮忙送家书,还是往京都去,梅姑心下已然明了几分。 

 “我当是什么事,不过是捎封信而已,再方便不过了,你放心交于我就是。” 

 梅姑直接就应了下来,半丝都没有推拒,贺兰也得拿出诚意: 

 “多谢梅姑成全,您放心,曹大人的妻眷若有所需,我必精心定制,独一无二。” 

 这话算是说到梅姑心坎里,两人再度举杯,瓷盏相击,心照不宣。 

 信终于交托出去,贺兰也有心思品尝美食了,鸿兴楼的手艺的确不赖,炙羊肉外焦里嫩,肉汁饱满,香得很。 

 她正大快朵颐,忽听雅间门被叩响。 

 “贺娘子,有人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