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可不敢在这时候去触霉头(第2页)
对面门口站了一个大婶,拍着大腿接话道:
“可不是嘛!要是当初老车头肯点头,咱们这片早就改成气派的大酒楼了,咱们这地界,人家可是许了三倍价码来收。”
隔壁的媳妇子正在晾衣裳,闻言插嘴:
“我看指不定就是卖个炸油糕什么的,你们说老车头怎么想的,放着白花花的银锭子不要,偏捡些零铜子儿。”
“他稀罕捡铜子儿不要紧,可别连累咱们赚不到银子啊,真是缺了大德。”
婆婆望着前头的院子,啐了两口唾沫,神神叨叨地招了招手,待大伙都抻长了脖子凑过来,她才压着嗓子道:
“你们还不知道吧?租这铺子的,是个水灵灵的俏娘子。”
说着,婆婆用手掩着嘴,浑浊的眼睛却亮得吓人,“我亲眼瞧见的,穿着浅红的衫子,那小脸蛋,嫩得能掐出水来,那小腰细的,”
她两手比划了个孤度,啧了一声,“跟柳条儿似的,走路还一扭一扭,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货色,那老车头就跟在人家后头,眼睛直勾的,连道儿都走不直了。”
“你们当他为啥这么痛快就租出去了?保不齐啊...是得了什么旁的「贴身」的好处......”
任何事一旦被贴上这样的闲话,就像沾了油的纸,再也甩不脱了。
这番话出口不过一两日,就在街坊邻居间传了开,还升级了好几个版本。
等传到第三批人耳朵里时,已经变成“老车头收了人家的肚兜当租子”
传到第五批人耳朵里,又成了“有人亲眼看见他们在后院柴房,白日里......”。
车老头以往就是酒坊、食肆、铺子,三点一线,从不与周围邻居有什么往来,就算他们有再大的怨念和恶意,对他也没有丝毫的影响。
邻居们知道车老头有些邪门,那些个风言风语,也只敢背后嚼咕,从来没人敢舞到他跟前来。
而自打贺兰交代月羽负责车老头的酒食,车老头更是连后院都懒得出,实在闲得慌,就找冬木比划两下,欺负欺负小辈玩。
车老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冬白却是日日要去安平村。
小院里,贺兰听着冬白的汇报,高兴道:“当真?仓库的架子这么快就都填满了?”
伙计们干活都熟练得很,也不需要贺兰提点什么,这几日她就没去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