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哦,通宵堵人家门去了?

眼看快到城里,刘大嫂一把拉住贺兰,又劝道:


 “妹子,听嫂子一句,咱们是女人,这事儿闹大了,名声不好听,咱就私下解决吧,你放心,嫂子肯定帮你讨个说法。”


 名声?


 这种花边传闻,怎么可能因为当事人怼人自清就消失?


 按贺兰的估计,如果不给点真实切肤的教训,怕是会愈演愈烈。


 和这种谣言相比,上公堂影响的那点名声算什么?


 那些造谣的人,不就是吃准了女人在意名声,才敢口下无德,满嘴胡话,添油加醋地往人身上泼脏水?


 他们知道,一句闲话就能让人百口莫辩,一个谣言就能叫人抬不起头。


 可偏偏越是这样,越有人信,越传越真,最后黑的白的,全由他们一张张恶口说了算。


 贺兰可不会让他们如意。


 既然她有这个便利和条件,她还就是非要站出来,揪住这些人。


 她又不用靠名声找婆家,家人也都远在千里之外,没人给她施压,没人会受到她的牵连,她有什么好怕?有什么好顾忌?


 就算因此闹得满城风雨,那也是能体现她不好惹的风雨。


 造她黄谣?


 那最好死死捂住别传出来,趴在被窝里造。


 但凡传一个到她耳朵里,传一个她就报一次官,她不怕名声不好听,就看造谣的人怕不怕挂牌游街,怕不怕丢人社死,怕不怕家人受影响,怕不怕指指点点?


 她今日请刘大嫂来当她的嘴替,就是不想在嘴上落了下风,以后她的梦想就是十八个嘴替,用外力来弥补和武装她的短处。


 贺兰雄赳赳气昂昂往铺子的方向走,她不知道谣言传了几天,传成了什么样,她问过慕阳,可他就是不说。


 那就是很不好听了。


 拐过街角,铺子就在眼前,可贺兰没有进去。


 铺子的后头是民居,对街是其他铺面,此时已有人影攒动。


 哪里人多,贺兰便往哪里去,本以为会看到一些意味不明的眼神,或是交头接耳蛐蛐咕咕,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