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斗平川

第221章 暗中观察

 收回目光。 

 我深吸口气,将墨镜拉下鼻梁,扭头再看。 

 敞口、高腰、鼓腹、单侧把手…… 

 是! 

 就是林文俊刨出来那件! 

 回纥鎏金唐瓶! 

 这时又有两名游客在摊前驻足,那人赶忙笑呵呵的开始招呼,说两位老板喜欢啥随便看,有相中的可以上手。 

 然而没想到,这俩人竟是小鬼子,开口就是一句“抠奶挤哇”,把他搞的有些懵逼。 

 好在语言从来都不是古玩交易的障碍,小鬼子抠完奶,便指向那人手中的唐瓶。 

 那人也不墨迹,当即把瓶子往过一递。 

 见到这一幕,我不自觉眯了眯眼。 

 新手。 

 古玩交易的过程中,不是亲近之人绝不会直接过手,否则一旦某一方没拿稳,摔了碰了就说不清了,正确的做法是先放下,让对方自己拿起来看。 

 这是规矩,和东西什么材质、容不容易摔坏没关系。 

 时至今日,好些黑商仍靠这种办法坑人,行话里称之为“粘包赖”。 

 那么问题来了。 

 我怎么确定这家伙是新手,而不是粘包赖的? 

 很简单。 

 粘包赖的东西原本就会有瑕疵,这样赖起来才能十拿九稳,唐瓶什么情况,我再清楚不过了。 

 果然,那人虽是个生瓜蛋子,小鬼子却蛮懂行的,根本就不伸手,而是比划着,示意他放到摊位上。 

 借着双方手语交流的空档,我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溜达到一旁偷偷观察。 

 这人个头不高,大概二十七八岁,三角眼、八字眉,皮肤很黑。 

 虽然不懂行,但他举手投足间却透着一丝精明,有种我们东北人特有的那股子钻营劲儿,由于他是个新手,所以我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新手哥”。 

 除了唐瓶,新手哥摊位上还有一些小件首饰、银酒具、陶俑、铜钱什么的。 

 酒具和铜钱没印象,小件首饰中有好几样都是跟唐瓶一起出的,至于陶俑…… 

 是我亲手从叶护太子的砖椁中抠出来的! 

 我还记得是南侧右起第二个椁厢,当时里边总共出了十几件货,这几尊陶俑个头小,绘色也偏单一,估计最多卖个五六千块钱,所以我看了两眼就又给放回去了。 

 想到此处,我再度瞄了新手哥一眼。 

 咦? 

 奇怪。 

 居然没有土味儿。 

 难道说……他不是黄鹞子的人? 

 担心引起对方注意,我晃悠到另一侧,蹲到一个蒙古老大爷的摊位前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