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这把指定稳了
重大发现!
海大富,也就是海明月的太爷爷,当的正是包胜一的兵!
怎么回事儿呢?
满仓老头儿告诉我,其实早在海大富他爹那一代,海家的日子,就已经是穷的叮当响了。
偏偏海大富又好吃懒做。
放牧丢羊,种地扔荒,眼瞅着二十好几了,连个媳妇都取不上。
他爹也知道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就好一番求爷爷告奶奶,终于给海大富谋了一个牛逼差事——到广盛源烧锅做学徒。
没错,就司令部旧址那个地方。
这里不是本地老人估计不懂,大致说一下。
就是在清末民初时,广盛源烧锅可不单单是一个酿酒作坊,而是整个科左后旗乃至哲里木盟地区,非常有实力的大商号,按资料上的记载,当时的广盛源是可以发行“私帖”的。(哲理木盟就是现在的通辽市)。
什么是“私帖”呢?
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商号的专属信用凭证,由于实力强、信誉好,本地人始终相信,拿着这个商号的“私帖”,可以在该商号中,实实在在的兑换出银元或铜钱。
因此当时广盛源发行的“私帖”,在本地是可以直接当钱用的。
而如果出现周转费力的情况,广盛源也会通过发行“私帖”的方式,吸纳一部分社会资金来渡过难关。
说到这,想必有的小伙伴儿就反应过来了。
其实这个东西就是股票的雏形,是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出现的产物,只不过那时国家落后,在战争和列强资本冲击下,我们本土的金融经济就没有发展起来。
所以别看就是个学徒,但对于本地老百姓来说,基本就已经是天花板级别的就业岗位了。
不过那时的汉人商号有个规矩,即无论蒙汉,但凡涉及签约做契,都必须使用汉名签字画押。
海大富这个名字,就是在广盛源签订学徒契的时候取的。
换句话说,海家将蒙古姓氏改成汉姓,也是从他这一代开始的。
凭借广盛源学徒的身份,海大富很快娶了个漂亮老婆,并生了个大胖小子。
按理说,人就是再不争气,这时候也该踏踏实实过日子了。
结果海大富根本就不是那块料,一来二去的,居然学会了抽大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