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王家大院(第2页)
对此,有田大爷解释说,主要是因为当时包胜一得势后,最开始的规定是,老百姓每年不仅要保证烟土的数量,粮食也不能少交。
这么一搞,当时就跑了一批。
事后尽管包胜一做出补救措施,减免了交粮份额,可那些在其他地方站住脚的老百姓,也不会轻易回来了,而这处村子本来就不大,再加上种大烟交粮食,当年就饿死了几户,所以修银窖的时候,村子里几乎就已经没什么人了。
这里他说的不假。\比/奇\中/闻¨网` `冕.沸?岳?黩!
我在资料里看过,对比民国初年,包胜一统治结束时,科左地区的人口,减少了将近百分之六十,好多村子都成了荒无人烟的状态。
而等到解放后,那些回到科左定居的老百姓分了地没有房,就会到这些荒村里寻砖拣瓦挑木头,三搞两搞的,连土坯墙都剩不下,再历经五十年风雨飘摇,都说甭银窖了,王家三进三出的大院子都只剩地基,从远处望去,这地方完完全全就是一片荒草地。
咱就说,这要没有知情者告诉,谁能找到啊?
换姚师爷来了,他也得原地画魂儿……
荒草地凹凸不平,好在帕杰罗底盘高马力足,一通摇摇晃晃过后,终于开到了近处。
下车后。
有田大爷拿着挖锨,进草里边走边划拉,来来回回搞了五分钟,就听吭愣一声,挖锨砸到了石头上,我们凑过去一看,这才在草丛中发现一条平直的地基。
而后他沿着地基一路走,也是边走边找,好几分钟才确定具体|位置。
其间我一直跟着,大致能感觉出来,这地方应该是内院正房西屋的前头。
站在地基上,有田大爷朝南侧指了指:“我爹当年说,里院西屋是书房,在书房的房檐下边,王家原本有一处地窖,等包统领占了王家,又在原地窖下边用洋灰修了新窖,我要没找错,应该就是这地方,你们看看怎么挖吧。”
我点点头,骤然把手一挥:“斌哥兵哥,上!”
二人立即接好探针,一人选了一个位置就开始狂怼。
很快,也就两分钟,探针下到三米多点,李斌顿时一激灵:
“有了萧哥!”
“不像石头,也不像砖,应该就是水泥灌顶!” 话音未落,小兵道:“我这也打到了!”
小兵离我近,我顺手接过他手里的探针试了试。
确实,手感非常特殊,没有砖顶那么强的回震感,这说明灌顶偏向整体性,但在硬度上,却又明显不如石顶那么硬,我也是第一体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