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一棵树鸢升
47. 2019—高考
2019
高三是情绪极不稳定的时期,焦虑、恐惧、崩溃随时袭来,跨过这步即可跳脱高中苦海,但彼岸迎接的是碧海蓝天还是阴雨灰天始终是未知数,倒数日每天会换,绷紧的弦紧了又松,松了又紧,教室里永远不缺咖啡的苦味,风油精会叫醒每个摇摇欲坠的脑袋,眼泪笑声开外,变化着的心态与波荡的分数是高三的主旋律。
高三下比高三上更明显。
正月十六,育英高三生返校,丁凯莉还没从外地回来,周有才没空,葛欢送的丁知乐上学,往常开学都是丁知乐自己去,但高三需要的课本多复习资料也多,一个人骑小电驴带不完,初中部离高中部一脚车程,葛欢送丁知乐顺路的事,丁知乐没拒绝,路上葛欢同丁知乐聊了许多,丁知乐听一半敷衍一半。
葛欢老家属于偏远省份,教学资源落后,升入高中考上大学的都是尖子中的尖子,按葛欢自己的话说:“我没有什么天赋,除了比别人努力外,没有半点优势。”
丁知乐对后妈的原生家庭了解不多,她年轻时代的故事更是知之甚微,那些鼓励和安稳的话乏味可陈,只有她的经历有让人有想要了解的冲动。
“按我妈的话说,我属于祖上冒青烟的意外,我大哥二哥初中没读下来,我大妹只上了小学,小妹上的中专,我们一大家只有我读了大学。论学历,我和那些优秀的人才根本没法比,论工作和现在的生活,我过得没比那些早早辍学的人好多少,只是和他们不同的是我见到的世界更广阔,接受的人生故事更精彩。”
“精彩,这样形容也不对,我只是觉得,大学带给我的是更多选择,如果没有读大学,我想我并不会饿死。”葛欢看丁知乐一眼,“不要被别人的光芒影响,即便他在你眼前。”
丁知乐难有和后妈交心的时刻:“那你是怎么学习的?”
葛欢做老师太久,提到学习已经思维定式:“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总结,错题及时更正。”
“你有没有问过文帆?”葛欢解释,“我读的大学普通,学习方法肯定有欠缺,你可以多去问问他,一分有时候并不是一分,它可能是一连串知识,可能是某方面的能力。”
丁知乐低头,杨文帆年初七就离家了,学校有项目要忙,他读工科,平时课程还紧,在家一日浪费一日,早早地回校学习去了。自从他离家,丁知乐没打扰过他一回,他凑空打过一次电话,不过还是五分钟挂断。
丁知乐:“他忙,况且他能说的方法之前都同我讲过,再问就多余了,既浪费他的时间,又浪费我的时间。”
葛欢能察觉到丁知乐与杨文帆之间的不同,但第一直觉是高中生和大学生想法不同:“唉,你们这个年纪,一起长大的哥哥妹妹,有什么不能问,有什么不能聊的?”
车已经开进高三教学楼附近,丁知乐指了大概位置,葛欢停下车,丁知乐就背着一个包挎着一个包走了,葛欢觉得莫名其妙,这姑娘情绪来得又快又无厘头,开后备箱时想帮她背一个包,但她直接抢过两包蹬着腿就走了。
回校第一天就测验,第二天下午所有科目考完,去趟厕所的工夫,各科课代表就带着试卷答案回来了。试卷和答案一起摞成小山丘,有人打死不愿意对答案,有人热衷于估算分数,但冷漠与热切之下,无声的眼泪缓慢流着,高考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一个高中生不渴望红色对勾,没有一个人不想努力结成回报。然而结局永远无法使所有人如愿。
林秒又哭了。比起高三一模,她的成绩往下跌落十个名次,位列四十九名,高三十一班只有五十五人。高一与高二,她能排到二十九名左右,一模已经是历史最低,考试前她问丁知乐有没有复习,丁知乐说最近一周没有时,林秒眼里有势在必得的笑意,老天爷到底无情,开人玩笑如此不留情面。
丁知乐有安慰林秒的冲动,但她脑袋死死合在桌面,头发压过胳膊,发梢都是湿的,对完答案后的试卷被揉搓成球,密密麻麻的褶皱像烙在心尖的伤,敏感的人最怕别人发现自己的秘密,林秒波澜的情绪没有一丝前奏,丁知乐收起了那些不必要的话。
实验班的成绩从来不是秘密,那些天之骄子永远在成绩榜上,永远高高悬挂,想忽视他们比登天还难。如果李良月在,她肯定拉着丁知乐分析黎一诺的成绩,死对头要知己知彼,顺带着再分析黎一诚的成绩,但她不在,那些名字和分数就像一阵风,感受过然后就忘了。
高三是情绪极不稳定的时期,焦虑、恐惧、崩溃随时袭来,跨过这步即可跳脱高中苦海,但彼岸迎接的是碧海蓝天还是阴雨灰天始终是未知数,倒数日每天会换,绷紧的弦紧了又松,松了又紧,教室里永远不缺咖啡的苦味,风油精会叫醒每个摇摇欲坠的脑袋,眼泪笑声开外,变化着的心态与波荡的分数是高三的主旋律。
高三下比高三上更明显。
正月十六,育英高三生返校,丁凯莉还没从外地回来,周有才没空,葛欢送的丁知乐上学,往常开学都是丁知乐自己去,但高三需要的课本多复习资料也多,一个人骑小电驴带不完,初中部离高中部一脚车程,葛欢送丁知乐顺路的事,丁知乐没拒绝,路上葛欢同丁知乐聊了许多,丁知乐听一半敷衍一半。
葛欢老家属于偏远省份,教学资源落后,升入高中考上大学的都是尖子中的尖子,按葛欢自己的话说:“我没有什么天赋,除了比别人努力外,没有半点优势。”
丁知乐对后妈的原生家庭了解不多,她年轻时代的故事更是知之甚微,那些鼓励和安稳的话乏味可陈,只有她的经历有让人有想要了解的冲动。
“按我妈的话说,我属于祖上冒青烟的意外,我大哥二哥初中没读下来,我大妹只上了小学,小妹上的中专,我们一大家只有我读了大学。论学历,我和那些优秀的人才根本没法比,论工作和现在的生活,我过得没比那些早早辍学的人好多少,只是和他们不同的是我见到的世界更广阔,接受的人生故事更精彩。”
“精彩,这样形容也不对,我只是觉得,大学带给我的是更多选择,如果没有读大学,我想我并不会饿死。”葛欢看丁知乐一眼,“不要被别人的光芒影响,即便他在你眼前。”
丁知乐难有和后妈交心的时刻:“那你是怎么学习的?”
葛欢做老师太久,提到学习已经思维定式:“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下认真总结,错题及时更正。”
“你有没有问过文帆?”葛欢解释,“我读的大学普通,学习方法肯定有欠缺,你可以多去问问他,一分有时候并不是一分,它可能是一连串知识,可能是某方面的能力。”
丁知乐低头,杨文帆年初七就离家了,学校有项目要忙,他读工科,平时课程还紧,在家一日浪费一日,早早地回校学习去了。自从他离家,丁知乐没打扰过他一回,他凑空打过一次电话,不过还是五分钟挂断。
丁知乐:“他忙,况且他能说的方法之前都同我讲过,再问就多余了,既浪费他的时间,又浪费我的时间。”
葛欢能察觉到丁知乐与杨文帆之间的不同,但第一直觉是高中生和大学生想法不同:“唉,你们这个年纪,一起长大的哥哥妹妹,有什么不能问,有什么不能聊的?”
车已经开进高三教学楼附近,丁知乐指了大概位置,葛欢停下车,丁知乐就背着一个包挎着一个包走了,葛欢觉得莫名其妙,这姑娘情绪来得又快又无厘头,开后备箱时想帮她背一个包,但她直接抢过两包蹬着腿就走了。
回校第一天就测验,第二天下午所有科目考完,去趟厕所的工夫,各科课代表就带着试卷答案回来了。试卷和答案一起摞成小山丘,有人打死不愿意对答案,有人热衷于估算分数,但冷漠与热切之下,无声的眼泪缓慢流着,高考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没有一个高中生不渴望红色对勾,没有一个人不想努力结成回报。然而结局永远无法使所有人如愿。
林秒又哭了。比起高三一模,她的成绩往下跌落十个名次,位列四十九名,高三十一班只有五十五人。高一与高二,她能排到二十九名左右,一模已经是历史最低,考试前她问丁知乐有没有复习,丁知乐说最近一周没有时,林秒眼里有势在必得的笑意,老天爷到底无情,开人玩笑如此不留情面。
丁知乐有安慰林秒的冲动,但她脑袋死死合在桌面,头发压过胳膊,发梢都是湿的,对完答案后的试卷被揉搓成球,密密麻麻的褶皱像烙在心尖的伤,敏感的人最怕别人发现自己的秘密,林秒波澜的情绪没有一丝前奏,丁知乐收起了那些不必要的话。
实验班的成绩从来不是秘密,那些天之骄子永远在成绩榜上,永远高高悬挂,想忽视他们比登天还难。如果李良月在,她肯定拉着丁知乐分析黎一诺的成绩,死对头要知己知彼,顺带着再分析黎一诚的成绩,但她不在,那些名字和分数就像一阵风,感受过然后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