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秦三岁半青青小清新

第123章 那你一定很会抓鱼吧?(第2页)

 虽然这个名字直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才有明确的记录,但是秦长城的墙体中就有石灰,砂石和黏土的成分。

 在特别重要的位置还浇筑了糯米浆。

 可见,虽然史料缺失,但是大家用的材料都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用的熟石灰,砂石和黏土。

 只是,在比例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一般比例在1:2:4或者1:3:6,用于墙体的地基或者路面的垫层。

 如果是军事用途,对硬度要求比较高,就多添加一些碎砖和石子。

 比如秦直道就有类似三合土的夯土层,硬度已经接近了低标的水泥强度。

 再在特别重要的位置,浇上一些糯米浆,能使墙体硬度进一步提升。

 只是,糯米在这个时候实在是昂贵,子婴一开始就没有准备用这个。

 原本如果靠木材烧水泥,又要烧陶管,还想烧瓷器,实在太费柴火了。

 子婴是准备优先来把路修好再说,有了路就能高效率的运输。

 其他的项目才能高效运转起来。

 子婴接着又对司马昌解释了一下这个石炭的妙用,这可是比松木都好烧的好石头。

 能大大提高窑炉的温度,连铁水都能轻易融化。

 于是眨巴着眼睛对司马昌道:

 “既然有了这么好的燃料,不如把烧土和烧陶的窑坊多加两个?顺便再加个融铁的工坊?”

 司马昌:。。。。。。

 人手岌岌可危,陛下真的不能再调派些人手过来吗?

 子婴又贴心的表示,他可以让少府再多多的制作几辆运输的马车和多多的独轮车。

 “先优先给你们来一万辆独轮车,和五辆运输马车好了。”

 听完之后,司马昌果然眼神亮了亮。

 如果有这些装备,运输上的时间就能大大缩减了。

 “诺!”

 徒留下在咸阳没日没夜加班的李瞻疯狂打喷嚏。

 李瞻:。。。。。。

 “我一定是感了风寒吧!是的吧!!!”

 司马昌应诺之后,就把刑徒的花名册递给子婴。

 让他自己看。

 然后,子婴就看到了满满了一竹简的一二三四郎,还有什么粟,稷,菽,稻。

 子婴:。。。。。。

 起名废不想看这个。

 “司马司空,你们是怎么从这一堆重名里面找到想要的人的?”

 司马昌:。。。。。。

 其实他也分不出。

 “就叫名字,谁应最快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