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豆油(第2页)
把桑皮纸垫在一个一尺大小的铁箍里面,把炒熟的豆粉铺到桑皮纸上,
反复压实。
再用桑皮纸包好,合着铁箍一起码到横着的出油杆上。
当出油杆上的豆饼箍码满后,用一块厚铁板封住。
再铁板的另外一侧用一根巨大的横木,或者大石块,或者大铁块撞击封箍的铁板。
随着一次一次的撞击,豆饼逐渐压缩。
豆油就顺着铁箍之间的缝隙流到了下方的出油槽上。
纯纯的豆油就榨好了。
豆油香味浓郁。
直到连续榨了一个月的豆油,众人才相信子婴说的话。
这油味闻多了,真的就没那么大胃口吃饭了。
子婴:……
不听小孩言,忙活好多天。
除了这种靠人工榨油的法子,还有另外一种靠水车榨油的法子。
把码豆饼的槽竖起来,固定在一个粗粗的水泥铁架子上。
在豆饼槽的最上方,悬挂着一个大铁块,用滑轮组连着水车。
随着水车的转动,滑轮组拉着铁块一上一下的砸向豆饼。
下方的收油缸连上根油管,接到稍远一点的位置。
只要派个人定期换油缸,就能实现半自动榨油的目的。
工作强度,直接减轻了大半。
“那殿下为什么不把两座工坊都建成水车油坊呢?”
司马昌有些不解的问道。
反正两座油坊挨得这样近,何必多此一举。
听到司马昌的疑问,子婴有些无语的看向他。
“可是,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合适的位置建水车油坊呀。”
他搞这油坊出来,又不是只准备在上林苑建两座就够了。
首先就要考虑到整个大秦的推广问题。
当然是两种方式的出油参数,豆粕产出参数都要做到心里有数。
才能清楚,有没有人从中伸手,玩猫腻。
而且,那种靠人工操作的榨油坊,不止是修建位置更灵活。
榨油的规模也更加灵活。
不止适合建成官方榨油坊,还可以承接私人榨油的需求。
之后,这种榨油工坊普及出去。
对于人口众多,没有合适位置建水车的里,就可以建个大的人工榨油坊。
供整个里的人榨油。
可以各榨各的,也可以合伙一锅榨。
对于山村村里的那些里,也可以建个小小的榨油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