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与鸢杨凯维

斩荆流(第2页)

 “哈哈……”

 在山头上站稳身形,向冻得通红的双手哈了一口气,然后用力地搓着,以缓解刚才在满是冰棱的岩壁上攀爬带来的疼痛。

 约轮已经爬了十天的山,来收集这只有在山头上才会长上一点的荆棘藤。

 倒不是这带刺的藤科植物有多罕见,其实山下的林子里也十分常见,但老人说,唯有长在高处的荆棘藤不会让圣鹰警觉,而且唯有其韧性才能支撑的住圣鹰的挣扎。

 哈完气后,约轮就着手开始寻找荆棘藤。

 半蹲下身,用自己逐渐恢复知觉的手在低矮的灌木丛中寻找。经过十多天的攀爬,约轮的双手已经满是老茧,从一开始着急地寻找而被刺的扎心的疼,到现在,顺着矮灌木捋着枝叶,一有些搁略感就立刻用拇指和食指恰捏反转,那细小的荆棘藤就收集完毕。

 厚厚的老茧让约轮几乎感觉不到那被刺的感觉。

 可是这种附着在低矮灌木上的荆棘藤总是舍不得多长些个,一个山头也就收集个几十厘米长的藤,每每约轮将这短短的一小条拽出,都得用背后的“骄傲”挑断,可谓相当的麻烦,而且看来十分滑稽。

 而且挑的一定要快且准,不然,韧性十足的荆棘藤立马就会弹会灌木丛中,让搜寻者又是一阵好找。

 试想,使用一柄一米二的长刃来斩不到一掌长的荆棘藤,而且要在瞬息之间精确地完成挑斩,刚开始,约轮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因为,这藤弹的是在是太快了,自己的手又不能一直拉着。

 有一次,甚至差点扭伤手腕。

 更多时候,是斩到空处的失落和被误斩断的枝条砸中脑袋,然后又是一通龇牙咧嘴…

 被砸一次,两次,三次…

 不止一次,两次,三次手酸的想休息。

 但是一天收集的黄金时间有限,约轮每每都是呐喊着克服酸胀,几乎在抬不起手,力竭的状态下才终于斩到实处,收集到了目标材料。

 一天,两天…一个星期飞逝。

 慢慢地,约轮发现了技巧。

 首先,出刀不能急,因为约轮发现在他松开掐住藤的手松开的一瞬间,藤反弹的速度最快,而且此时其处于拉伸的最长态,在会弹的过程中,其韧性是最足的,此时的斩击会被其韧性化解,根本无法将力道从刀尖完整传递,从而转化为切力。

 而且,这荆棘藤,有用的仅有中部的十几厘米,若出刀犹豫,便又会斩到空处。

 此刻,就必须寻找最佳的拔刀方法,以节省出刀的时间并提升斩击的准度。

 在十多天的摸索中,约轮也渐渐调整到合适的出刀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