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开门红
11月10号的晚上,双十一的热度已经越来越高。
大几十人的技术团队也在加班加点,赶工初代的话题广场。
热门话题榜今天时间已经不够开发了,但话题功能倒是不难,晚上九点钟便正式上线。
陈程深知用户习惯不容易培养,一上来就想让他们学会用##发话题,肯定没那么容易,所以他就让技术从后台直接生成热门关键词,只要用户发表的说说里,带了这个热门关键词,就会自动把这个关键词两端加上井号键,自动形成一个话题,当用户发现自己发表的内容忽然多了一个蓝色超链接的时候,他自己就会去点,点了之后进入话题广场,他就知道这东西是什么意思了。
当他进入话题广场之后,界面再浮出一个温馨提示,话题可通过##的格式自动生成,他很轻松就能学会使用。
比直接发公告或者站内信教他,要简单明了的多。
第一个被转化成话题的关键词,就是光棍节。
细心的网友很快发现,自己发表的、包含光棍节三个字的说说忽然有了点变化,原本只是发了一句“光棍节马上就要到了,谁愿意陪我一起过节”
结果变成了“#光棍节#马上就要到了,谁愿意陪我一起过节”
而且,#光棍节#这一段也变了颜色,根据以往经验,蓝色的字,预示着它可以点开。
于是用户随手点开这个链接,立刻就进入到了话题广场,也就是所有光棍节相关话题的信息流页面。
这个产品逻辑和微博已经很像了,正常情况下,打开微博的首页,信息流都是用户关注的账号动态,一旦进入到某个话题广场,就解除了“关注账号”的限制,可以看到所有用户发表的内容,等于是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开了一扇门,让用户可以从这里走出去看世界。
用户第一次感受这个功能,确实很有新鲜感,而且,信息流的前五条,都是一些点赞数、评论数最高的热门说说,这些说说大都在抖机灵,内容很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共鸣。
当话题广场被大家关注之后,每个人发表的相关话题说说浏览量都在不断增长,他们也第一次得到了陌生人的点赞或者评论,这让校内网用户的社交关系,第一次有了大范围的扩展和渗透。
大家在话题广场乐此不疲的时候,第二个功能开始上线。
这次,系统在页面内弹出提示:“如果您遇到想给某位朋友单独分享的说说内容,可以在评论里他或她来看啦!只要在后面加上他或她的名字,他或她就能收到系统提示哦!”
既然是打开了信息茧房,就自然要把好友也拉进来一起体验,用户的功能推出的恰到好处。
这样,看到有趣的内容,就可以自己的好友来看,好用,而且新奇有趣。
陈程觉得,这两个功能一开,再加上热门段子会被优先推荐的算法,用不了多久,校内网就会出现第一批网红段子手,千万不要小看段子,段子捧红过无数网红,甚至支撑起了字节跳动老板张一鸣的第一个创业项目,内涵段子,以及当年红极一时的糗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