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全都要(第2页)
并没有在意贺宽的态度。
贺宽能一直记得王信的好,那么也能一直记得自己的好,这才是林如海看重的地方,所以不会因为贺宽的态度而感到生气。
贺宽以为自己说对了。
信心十足道:“将军不会在同样的错误上栽两次跟头,此次南下,以都司的身份,必然要大建战功,靠着战功升为游击将军,到时候独领一军,全然按照将军的心意打造,必然是比以往王家军更厉害的队伍。”
在盐场的岁月,贺宽明白了一个道理。
你做得越多,并不代表是你的,属于公家的东西,当然别人也可以拿,所以做得越多,建立的东西越多,来瓜分的人也越多。
利益之下,有时候原来的人反而受其害。
所以在官场上是不能做实事的。
不做事不出错。
做了实事就会有利益矛盾,那么必然会出事。
因此沽名钓誉才是大道。
不做事,只谈虚名,做虚事,然后虚名越大,又不牵扯利益,官场上讲究互相吹捧,轿子有人抬,于是轻而易举的升官。
做官真好。
享着福把官升。
反而想做事却会把官丢。
明白了这条与世间道理反着来的官之道,才会明白怎么做官,贺宽有时候感到迷茫,竟不知对错了,原来这就是非常道。
老子不可言也。
千年来。
这些聪明人的嘴可真紧。
林如海不得不感叹,王信那小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天下聪明人何其多也。可惜有时候,实在是太多了,反而不是好事。
“春江水暖鸭先知。”
林如海淡淡的说道,看不出好赖,犹如村妇寻常的闲聊,“老夫就是那只鸭。”
贺宽恭敬的态度,仔细听取林如海的教诲。
“哪边倒下,就得死保老夫,不让另一边换掉老夫,哪边得势,就想换掉老夫,用自己的人来换掉老夫,只有两边都不倒的时候,老夫才能稍微清净片刻。”
林如海无论多么平静,眼里的憔悴瞒不住人。
“王信是个聪明人,比你还聪明,但是你有一点比他好。”
“小的不敢比将军。”
贺宽露出了为难。
林如海没有在意,叹了口气道:“你看得并没有错,但是你却猜错了王信的心意。他啊,倭寇想要剿,官也想要升,所以才不愿留下,因为等听到了老夫的话,反而让他为难,所以装不知道的好。”
王信。
太聪明了。
与别的聪明人不同,他有一条牢牢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