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属下的亲事(第3页)
难怪此人带出来的人对他都忠心耿耿。
陶升也不再逗留,有了王信的许可,当即去威远关找汤平。
“大哥哥。”
等人走后,薛宝琴忍不住叫道。
身后薛宝琴没有了刚开始骑马的兴奋劲,尝了新鲜,时间也足够,王信觉得差不多了,所以牵着缰绳往回走,听到薛宝琴的叫声,下意识的回过头。
“什么事?”
薛宝琴骑在马背上,第一次从高处看王信,张开大眼睛,满脸好奇的问道:“成亲应该找自己喜欢的人吗?”
这可不兴乱说。
王信犹豫了片刻。
平儿的背景简单,自己有能力关照,包括晴雯,晴雯日后想要嫁给谁,只要别人愿意,王信都能支持,可到了薛宝琴的地位就不同了。
不光是她个人的事。
何况薛宝琴是千金小姐,真要让她为了爱情,和心上人去过苦日子,能吃这种苦的倒是没几个,王信下意识这么想到。
明白这些,可不敢乱鼓励。
说不定薛宝琴这丫头天天外头跑,少女怀春,不定见到过谁。
没想到大哥哥没有回话,装作没听见,薛宝琴前倾的身子坐正,知道大哥哥为难了。
薛宝琴不是愿意让别人为难的性子。
只是因为刚才陶大哥带来的消息,薛宝琴想起了自己的婚约。
以前从没有放在心上,如今常常想起。
连面也没有见过,上回自己和大哥被父亲送到京城,对方连个招呼也没有,薛宝琴心里不愿意,却又不知道如何是好。
有了心事,薛宝琴也没再说话。
等回到营地,王信扶着薛宝琴下马,纤细的腰肢,盈盈一握,毫不费力。
“玩也玩了,马也骑了,回去休息休息,不要多想。”
王信原本打算摸摸薛宝琴的小脑袋瓜,等看到薛宝琴胸前的凸起,还有比往年高的个头,于是收回了动作,只露出温和的笑容。
薛宝琴低着头,安静回去自己的帐篷,竟然没有再缠人。
“少女有了心事,苦恼就多了。”
“都不想长大啊。”
感叹了两声,王信笑了笑,很快丢之脑后。
薛岩爱女如命。
自己不但培养他儿子,对他女儿也视为掌上明珠,双方在利益之外,也加深了感情,算是对薛岩的回报之一。
其实薛宝琴的个性,王信也很喜欢,只不过因为薛岩,所以更关照一层。
等火器能自给自足了,加上有了稳定的财源。
大同这边的根基算是牢固。
接下来就是士兵。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与之前东南抗倭不同,倭寇没有骑兵,水道密集,所以倭寇更像是治安战。
东南承平日久。
百姓们没有经历过兵灾,生活奔波,又瞧不起当兵的,谁也不愿意送死,所以需要花费重金,让百姓们愿意当兵,而且还要敢于拼命,这才是最难的。
千金买马骨。
但是边地不同。
边地更像是游击战。
需要的是拼消耗。
牧民是不要钱的,大漠太过贫穷,环境极其恶劣,为了生存,每个人都要南下劫掠,最大的成本就是自己的性命。
成功了就活下去,失败了也不过是个死。
面对这样的局面,河西营的模式无法维持长久。
死不起。
主要还是大周疆域太大。
西方那种小国遍地的地方,一支兵种就足够保护国家的安全。
随便一支长枪兵,或者刀盾兵,或者长弓兵的,就能耀武扬威,保护好自己的国家。
大周不行。
大周的特殊兵种也很多。
湖广士兵、广东徭兵、广西狼兵、云贵山兵、四川苗兵、福建赖兵、崇明沙兵、邵林僧兵、山东枪手、河南毛民、田州瓦氏、北边骑兵、北平射手.
但是出了省就不适应环境了。
“将军,汤把总来了。”
傍晚前。
汤平骑马赶来镇虏城。
此时的镇虏城仍然在修建中,不过越来越有模有样,要在冬天前全部完工,好让各家入驻进来。
“将军,你怎么不管我?”
汤平一进门开始埋怨。
身边还跟着满脸无语的陶升,他担心汤平胡乱说话,引起王信的误会,无奈的跟了回来,来回的赶路,浑身疲惫不已。
得知周家的主意,汤平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周家要挖将军的墙角。
敢把主意打到自己头上。
难道周家认为自己对将军不忠心?
汤平气愤不已,如果不是因为陶升和将军关系不错,早就揍他一顿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