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朱应:李景隆果然没有什么能力!(第3页)

 二十万大军驻守,已然是北元皇帝的极限。而且还要分镇大军在其他地方,负责震慑诸多部落。

 “可曾查清楚明国究竟调动了多少兵马来犯?”北元皇帝神色凝重,沉声问道,目光则是扫视着朝堂上的众人。

 “回皇上。当初明国进攻辽东时,兵力就不下于三十万。”

 “此番如此兴师动众,甚至没有任何遮掩来犯我大元,可想而知明国兵力绝不会少,绝不会少于三十万,甚至是四五十万。”

 “如今的蛮子已经不是昔日的蛮子了,他们人口比之我大元更多,而且资源更多,很容易就养出军队。”

 “所以臣才会恳请皇上速速调动在北疆的大军增援边境啊。”

 失烈门语气急切,神色凝重地说道。

 他一边说,一边挥动着双手,仿佛这样就能让北元皇帝更深刻认识到现在局势的严峻。

 “如今,我大元还能调动多少兵力?”

 北元皇帝眉头紧皱的问道。

 问出这一话时,他的目光实则在一众武臣,还有许多掌握大权的权贵身上徘徊。

 他这个皇帝虽然是皇帝,如今也的确还在大位之上,但对于这庞大帝国的掌控力已经明显不足了。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无奈,又带着一丝期待,期待着这些武臣和权贵能够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回皇上。”

 “我大元人口虽然少于大明,但我草原儿郎全民皆兵,只要皇上下旨,我大元就可轻易调动超过六十万大军迎战明国。”失烈门当即说道。

 他故意将声音提高很大,似乎是在提醒朝堂上的同僚。

 但。

 无人回应。

 见此。

 北元皇帝忍不住了。

 “诸位将军,难道你们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北元皇帝将目光再次投在了一众武臣的身上。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威严,又带着一丝询问。

 面对他的目光,一个武将站了出来,大声回道:“臣愿调动部落十万儿郎迎战明军。”

 “好,好。不愧是吾大元的大将军,关键时刻可以看出人心。”

 “鬼力赤将军,你速速调动部落

大军来。尽快。”

 北元皇帝当即面露喜悦之色,连连点头说道。

 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喜色,显然此刻站出来的武将地位不低,有他站出来,北元皇帝也是松一口气。

 果不其然。

 而在这个武将出声后,又有几个武将站了出来。

 “臣部落可调动五万儿郎。”

 “臣部落可调动六万儿郎……”

 几个武将纷纷恭敬开口道。

 显然,如今大明来袭,他们也是感受到了威胁,自然是不敢不调兵。

 当然也有之前那武将的带头。

 “诸位爱卿,很好。”

 “只要我大元上下一心,必可挡住明国蛮子来犯,不,只要挡住了他们,我们就可以反攻明国,南下虎吞中原,再立吾大元天威。”

 “那些蛮子只配臣服在我大元的脚下。”

 北元皇帝兴奋地说着,身体微微前倾,眼中闪烁着激动,似乎已经看到了北元铁骑踏平大明的场景。

 原本北元丞相失烈门已经面带凝重,但看着平日里这些对调兵推诿不断的武将们都愿意调兵了,也是面带放松的笑容。

 “此番,我大元危机可解了。”失烈门心底暗暗想到。

 “皇上。”

 “有诸位将军调动大军,足足有二十多万兵力,加上驻守边境的二十万大军,绝对足可抵御明军。镇守在北疆的属军就暂时无需调动了。”

 回过神来,失烈门又恭敬说道。。

 最先开口的鬼力赤眼神一变,闪过一丝急切,当即站出来道:“明国来势汹汹,其势如破竹,我大元理当以绝对的实力打残明国,皇上!臣以为,这驻守北疆腹地的二十万大军也必须即刻调动,唯有如此,方能彻底解决明军这一大患,让明国知晓我大元的厉害!”

 听到这,北元皇帝面带犹豫之色,满脸的挣扎不愿意。

 要知道。

 这二十万大军驻守北疆腹地,其意义非凡。

 根本就在于震慑依附于北元的各个部落。

 如果没有这二十万大军镇守,震慑!

 北元早就出乱子了,这朝堂之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早就自立为王了。

 这一点,北元皇帝是清楚知道的。

 而此刻。

 因为鬼力赤的出声。

 朝堂之上,气氛也变得凝重无比,所有人都抬起头看着北元皇帝,大气都不敢喘息。

 显然。

 此刻。

 一切决定权在于他。

 “二十万大军。”

 “如若调动了,那朕还如何执掌北疆之地啊?”

 “那些部落还会老实吗?”

 此刻北元皇帝心底无比的纠结。

 毕竟北元帝国与大明帝国的国之根基完全不同。

 大明是一个有着严格官制,有着严格统御兵权的帝国,各项职权节制得极为分明。

 兵权受朝廷监管,调兵需要兵符,一切政令皆是以大明朝廷旨意为主。

 反观北元帝国,它却不同,他们就如同昔日的诸侯宗主国一般。

 其疆域的确辽阔无边,甚至如今的疆域比之大明更为庞大。

 然而。

 他们的国本组成是诸多部落结合,各个部落臣服于北元,定期朝贡,依附北元生存。

 可以说,各个部落都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首领,这些首领在各自的部落内拥有着极高的权力与威望,不尊他北元皇帝的话,那些部落的首领就是一个部落的皇帝。

 一旦将那二十万大军撤回来,北疆腹地失去了这股强大力量的震慑,各个部落势必会蠢蠢欲动。

 部落之间或许会为了争夺资源、领土而爆发冲突,原本就不稳定的局势将会变得更加混乱不堪。

 北元皇帝心中十分清楚这一点,他虽然深知此番明军来犯的危险,可终究还是不想轻易调动这二十万大军,因为他害怕撤兵之后,国内将陷入无尽的乱象之中,这是他作为皇帝所不愿看到的局面。

 更为关键的是他的权柄也将受到威胁。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