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朱元璋:朱应,永是吾大明的重臣!(第3页)

 绝无仅有!

 锦衣卫!

 便是替皇帝监察百官,这等深得民心之事,蒋瓛自然是要上奏的,这种事情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主要还是看当今皇帝心中在想什么。

 “无上的殊荣,未来的权柄。”

 “国之重臣。”

 “咱,都可以给你。”

 “希望,你不要辜负咱对你的期望,更不要辜负咱儿子对你的期望。”

 “否则。”

 “咱能够将你捧到高处,也能够轻易将你给拉下来。”

 “朱应。”

 “但愿他日相见,你不会让咱失望。”

 朱元璋抬起头,凝视着殿外,心底喃喃自语的想着。

 或许。

 在这无人之时。

 朱元璋真正的心思也唯有他自己知道。

 臣子!

 对于他而言就是一把刀。

 这一把刀用得好,那自然是可以继续用。

 倘若这一把刀还会反害自身,那自然就是要毁了这一把刀了。

 皇权制衡,自是如此。

 ……

 北方,大宁府,大宁城内!

 “冠军侯归来。”

 “吾大宁蓬荜生辉啊。”

 府衙前。

 当看着朱应策马归来,卜万立刻大笑着迎了上来,充满了激动。

 听着卜万这调侃的话。

 朱应也是无奈一笑,随后翻身下马。

 “卜伯。”

 “你就别调侃我了。”朱应无奈的说道。

 对于卜万。

 朱应自然是十分亲近的,毕竟他也算是朱应的贵人,昔日朱应能够在大宁府,在辽东战场上迅速崭露头角,卜万的放权,卜万的信任也是真正的关键。

 倘若不是卜万。

 或许朱应这一路也不会如此顺畅。

 总结来说。

 朱应这一路上所遇良人诸多。

 卜万也变得稍微正色起来,上下打量着朱应,似乎是看着朱应有没有受伤,当看到朱应仍然是生龙活虎的样子,自然是高兴大笑起来:“哈哈哈。”

 “封狼居胥。”

 “破元军,擒元帝。”

 “好小子,当真是好小子。”

 “你可真的给我们大宁长脸。”

 说着。

 卜万重重拍了拍朱应的肩膀几下,虽然如今已经没有朱应高了,但这拍肩膀也是卜万的一种无形安慰了,为朱应高兴,为朱应祝贺。

 这时!

 在卜万身后。

 众多府衙的官吏,文吏,衙役纷纷上前一步,皆是面带敬畏之色,向着朱应一拜:“参见冠军侯!”

 这一拜。

 并非是对朱应爵位的尊。

 而是对朱应战功的崇敬。

 “诸位免礼。”

 朱应回过神来,立刻笑着一抬手、

 “谢冠军侯。”

 众人立刻齐声道谢,而他们抬起头后,看着朱应的目光就好似看着传说中的人物一样。

 毕竟。

 朱应未来是要载入史册的人,想一想,这对于朱应就有着一种神化的态势了。

 “卜伯。”

 “今日归来,除了是安顿边军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朱应笑着说道,然后侧过身,看向了身后不远处的马车。

 闻言!

 卜万也知道是什么,当即整理了一番官袍,立刻走到了马车前。

 “下官大宁知府卜万,恭迎宁王殿下。”卜万躬身一拜。

 马车幕帘拉开。

 宁王朱权一身王袍,面带和煦的笑容,缓缓走了下来。

 “卜知府免礼。”

 朱权走到了卜万面前,双手将其搀扶了起来。

 “谢宁王殿下。”卜万立刻道谢。

 “此番。”

 “本王奉父皇旨意,入大宁就藩。”

 “对于大宁府,本王初来乍到,诸事不解,诸事不明,还请卜知府一定要好好教导一番本王。”朱权握住了卜万的手,十分亲近的说道。

 看着朱权这温和的态度,卜万也稍微放松了几分,然后立刻道:“请宁王殿下放心,在接到了朝廷旨意时,下官就已经准备好了大宁府的所有册录,只待宁王殿下来到,便可接管大宁一切军政。”

 “另。”

 “新任大宁知府,吏部也已经派遣了,如今已经在路上。”

 “相信他也定能够辅佐宁王殿下治理大宁。”卜万恭敬说道。

 不同于面对朱应的随意。

 面对朱权,卜万自然十分谨慎的。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