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镇天司我不是小号

第645章 此为,知行合一(第2页)

 

“为天地立心,立的是我大秦子民代代传承的脊梁——”

 

“当年北境长城崩塌,三千儒生以浩然正气铸文心墙,他们的血肉至今还在长城砖缝里。”

 

淡淡的神魂之力在虚空震荡,那些儒官和儒生似乎看到了北境长城那一堵文心之墙。

 

立在营地之中的河工,他们仿佛看到了长河开凿完成,碧波荡漾千里,河道灌溉无尽农田样子。

 

不少人面上不觉露出笑容。

 

这,不就是天地大道吗

 

如此朴素的大道。

 

“为生民立命,不是空谈!”张远振臂指向河道,二十万河工开辟的新河道正倒映着粼粼霞光,“当阳府大旱,是你们口中的粗鄙武夫引剑开河。”

 

“当九川河决堤,是这些大字不识的河工用脊背堵住洪水。”

 

“很多事,不是看你怎么说,是看你怎么做!”

 

怎么做。

 

宋怀仁踉跄后退两步,手中《礼记》坠入泥浆。

 

他想起三年前自己巡视河工时,曾斥责赤膊劳作的河工“有碍观瞻”。

 

而此刻,那些古铜色的脊梁,正泛着救民于水火的神圣光泽。

 

生民立命,如此简单。

 

“至于为往圣继绝学——”张远突然转身,山河拳意冲天而起,半空中凝成张横渠在皇城书院讲学的虚影。

 

“若不能将圣贤书《河渠志》化作治水的实策、整军的《武经总要》练出百战强兵,纵是读遍典籍也不过是蠹虫!”

 
周昌的官袍无风自动,腰间玉带突然“咔”地裂开。

 

他恍惚看见当年丰田县城血战之夜,那些连《千字文》都背不全的边军,用身体在城头筑起最后一道防线。

 

那才是真正的继绝学。

 

营地之中,年轻的儒生突然扑到长案前。

 

看向立在长案后的曹家达,儒生朗声开口:“学生徐冶长,愿随曹大人治水三年。”

 

周围,几个武者对视一眼,面上神色透出郑重。

 

那些河工,也都缓缓握起拳头。

 

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

 

可是青阳侯说的,他们都懂。

 

他们没有什么往圣绝学,可他们有一把力气,有前辈传授的经验。

 

这,算不算绝学

 

“万世开太平——”

 

张远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指尖轻抚龙雀刀的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