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淬火成钢(第3页)
林乔负责的通讯方案得到了实施。红军采用了多层加密和跳频技术,大大提高了通讯安全性。她还设计了一套备用信号系统,使用自然声光作为媒介,极具创意。
演习开始后,蓝军果然发动了强力电子干扰,常规通讯几乎瘫痪。但红军的备用系统发挥了作用,各单元仍能保持有限联系。
\"血玫瑰,b区需要支援,能收到吗?\"指挥部传来断断续续的呼叫。
林乔调整着接收器:\"收到,正在前往。\"
她的小队迅速向b区移动,途中遭遇蓝军伏击。交火中,张浩\"负伤\",需要立即后送。
\"你们继续任务,我送他回去。\"王磊主动请缨。
林乔犹豫了。按照战术原则,应该优先完成任务。但看着痛苦呻吟的张浩,她做出了决定:\"不,我们一起撤。任务可以再找机会,战友只有一个。\"
这个决定让小队失去了突袭蓝军指挥部的机会,但保全了所有队员。回到基地后,林乔本以为会挨批评,没想到李教官却点头赞许。
\"判断正确。\"他说,\"特种作战不是自杀任务,保存有生力量同样重要。\"
演习第三天,局势对红军越来越不利。蓝军凭借人数优势,逐步压缩红军的活动区域。关键时刻,林乔提出了一个大胆计划——利用蓝军电子系统的漏洞,实施反向渗透。
\"太冒险了。\"王磊反对,\"一旦失败,我们就完全暴露。\"
\"但这是翻盘的唯一机会。\"林乔坚持,\"而且我熟悉他们的系统架构。\"
经过激烈争论,小队最终同意了林乔的计划。夜幕降临后,他们悄悄接近蓝军通讯枢纽。林乔利用之前发现的漏洞,成功侵入系统,获取了蓝军的部署图。
\"找到了!指挥所在这里!\"她小声欢呼,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坐标。
小队立即将情报传回指挥部。凭借这一关键信息,红军发动奇袭,一举\"击毙\"蓝军指挥官,扭转了战局。
演习总结会上,红军指挥官特别表扬了林乔的技术贡献和战术意识。更令人惊喜的是,观摩演习的特种作战部高官对她产生了兴趣。
\"下个月有个电子侦察任务,需要既懂技术又懂战术的人员。\"高官对李教官说,\"那个女学员不错,考虑借调一下?\"
训练接近尾声,学员们开始为毕业考核做准备。林乔的综合排名已经上升到同期第五,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女性。
一天深夜,她正在加练狙击姿势,李教官突然出现在训练场。
\"7号,跟我来。\"
林乔跟着教官来到一间保密会议室。里面已经坐着两个人,一个是学院院长,另一个是陌生的大校军官。
\"林乔同志,\"院长严肃地说,\"有一个特殊任务需要你参与。这不是命令,你可以拒绝。\"
大校打开投影仪,屏幕上显示出一组卫星照片:\"我们怀疑这个边境地区存在恐怖分子训练营,需要先遣侦察。任务需要电子侦察专长,李教官推荐了你。\"
林乔的心跳加速。这是真正的实战任务,不是演习!
\"任务时长预计两周,危险等级b。\"大校继续说,\"如果同意,明天出发,详细简报会在途中提供。\"
林乔没有立即回答。她想起父亲日记里描述的那些生死时刻,想起母亲担忧的眼神...但更想起自己穿上军装时的誓言。
\"我接受任务。\"她听见自己说。
离开会议室,李教官递给她一个卫星电话:\"按规矩,执行危险任务前可以给家人打个电话。用这个,线路安全。\"
林乔犹豫了一下,拨通了家里的号码。是父亲接的电话。
\"爸,是我。\"
\"这么晚打电话,出什么事了?\"林建国的声音立刻紧张起来。
\"没事,就是想告诉您...我很好,训练很顺利。\"林乔尽量保持语气轻松,\"可能有一段时间联系不上,别担心。\"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是任务吗?\"
林乔没有直接回答:\"爸,您的日记对我帮助很大。谢谢。\"
又是一阵沉默,然后林建国的声音变得异常坚定:\"记住,恐惧是正常的,但别让它控制你。相信你的训练,相信你的队友。\"
\"我会的。\"
\"还有...无论发生什么,我和你妈都为你骄傲。\"
挂掉电话,林乔的眼眶有些湿润。她深吸一口气,走向宿舍开始整理装备。
窗外,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正穿透云层。新的挑战在等待着她,这一次,不再是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