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广交会(第2页)
回会场的路上,小方轻描淡写地解释:\"我刚好来广州出差,听说你们参展,就想着引荐一下。别多想,纯粹公事。\"
林乔点点头,心里却明白,这种\"引荐\"对一个小厂来说意味着什么。她偷偷打量小方的侧脸,这个神秘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大能量?
广交会开幕当天,人潮涌动。红星厂的展位前很快围满了客人,有金发碧眼的欧洲人,也有黑皮肤的非洲商人。林乔用生涩的英语配合手势介绍产品,周厂长和技术科的人则负责专业问题。
中午时分,一个东欧代表团停在了他们的展位前。领头的男子拿起样品仔细检查,通过翻译问了一连串专业问题:色牢度多少?洗涤后缩水率?是否符合欧洲安全标准?
林乔对答如流,这些数据她早已烂熟于心。当对方问到最低起订量和价格时,她迅速心算,报出一个有竞争力的数字。
\"太贵了。\"东欧商人摇头,\"绍兴的报价比你们低20%。\"
林乔没有慌乱,她早就研究过竞争对手的报价:\"先生,我们的产品采用特殊工艺,色牢度达到4级以上,远超行业标准。长期使用不会褪色变形,实际上更划算。\"
她拿出准备好的对比图表,同时启动系统的\"历史价格分析\"功能。数据流在脑海中形成清晰判断——丝绸原料价格将在三个月后上涨,现在低价抢单长远看并不明智。
\"我们可以接受试订单,1000条,按这个价格。\"她指着表格上的一个数字,\"如果满意,后续订单保持三个月价格不变,即使原料涨价也按这个价。\"
这个提议既显示了诚意,又锁定了未来利润。东欧商人和其他团员低声讨论后,突然用蹩脚的中文说:\"好!签合同!\"
第一笔外贸订单就这样拿下了!周厂长激动得手都有些抖,签合同时差点写错日期。林乔则保持着职业微笑,但心跳快得像打鼓——这可是价值五万美元的订单,工厂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单!
消息很快传开,红星纺织厂这个小厂居然拿下东欧大单,引得同行纷纷侧目。下午,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展位前——绍兴丝绸厂的销售科长,正是那个在区里检查组刁难林乔的孙副局长的弟弟。
\"周厂长,恭喜啊。\"孙科长皮笑肉不笑,\"不过你们用低价抢市场,不怕亏本吗?\"
周厂长正要反驳,林乔已经接过话头:\"孙科长多虑了。我们成本控制得好,利润空间很健康。倒是听说贵厂最近原料吃紧?\"
孙科长脸色一变。林乔从系统分析中知道,绍兴厂主要依赖本地蚕丝,而今年当地产量下降,他们确实面临原料压力。
\"小姑娘懂什么!\"孙科长冷笑,\"做外贸不是过家家,没有关系寸步难行。你们...\"
\"孙科长这是在质疑我们外贸部的审批标准吗?\"一个声音突然插进来。
小方不知何时出现在展位旁,胸前的外宾接待证格外醒目。孙科长显然认出了他,脸色顿时变得精彩:\"方、方干事,我不是这个意思...\"
\"林副科长的采购方案是经过省厅认证的。\"小方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有什么问题,欢迎去外贸部反映。\"
孙科长灰溜溜地走了。周厂长看看小方,又看看林乔,眼中闪过若有所思的神色。
当晚,代表团在招待所小会议室庆祝首战告捷。周厂长破例允许每人喝一小杯啤酒,连平时严肃的技术科长老刘都笑得合不拢嘴。
\"小林立了大功!\"周厂长举杯,\"回去就给你申报先进工作者!\"
林乔谦虚地摇头:\"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技术科的样品做得好,厂长谈判有经验...\"
正说着,服务员敲门进来:\"林乔同志,有您的电话。\"
电话那头是小方:\"明天有空吗?有个瑞士客户对高级丝绸感兴趣,我想引荐一下。\"
林乔捂住话筒,小声征求周厂长意见。周厂长眼睛一亮,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