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刚加入红军便领取物资(第2页)




    吴宝峰故作嗔怒道:



    “啥叫刚来后来?现在你们就是我们的战友和同志,赶紧的跟我去领物资,就你们两个人跟我去就行了。”



    随后便不由分说的带着几人朝补给站走。



    一路上丁来顺和廖得水两人虽说有些浑浑噩噩,但脸上却是挂着惊喜的笑容。



    他们甚至看到有些新投诚东北军,已经穿上了崭新的军服,看上去跟红军并无二致。



    要不说还是人靠衣装,只要换一身军服,那精气神完全就不一样。



    当看到写得密密麻麻的一页物资清单时,丁来顺立马傻了眼。



    他指着清单,声音有些颤抖:“营长,这都是一个人的物资补给?”



    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红军给的实在太多啦。



    物资清单从开始到最后依次是:



    行军背包一个。



    行军水壶一个。



    …



    冬季作战棉服一套。



    作战棉鞋一双。



    保暖内衣一套。



    棉袜两双。



    毛巾一根。



    毛毯一条。



    茉莉花茶二两。



    水果糖二两。



    豆奶粉半斤。



    对此,吴宝峰早就见惯不怪。



    想当初他领取物资时的表现,可不比对方好多少。



    于是转而安慰道:



    “呵呵~当然是一个人的,你见过两个人背一个行军背包的吗?”



    “好了顺子,赶紧确认物资清单,然后签字领东西,后面可还排着队呢。”



    “啊!好好。”丁来顺回过神来,赶紧哆哆嗦嗦的签下名字。



    并在后面注明:帮新编炮兵3班领取5份物资。



    当几人抱着一大堆物资回到营地时,留下的三人赶紧起身帮忙,并询问到底是几个人用的。



    得知是5个人的物资补给时,他们的惊愕之情溢于言表。



    全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军服、背包、军靴、水壶也就算了,居然还发内衣、内裤以及毛毯。



    要知道民国时期毛毯可是稀罕物,国内根本就生产不出来,只能依靠进口。



    红军居然当成补给,直接发给普通士兵。



    这样也就算了,居然还贴心的分发洗漱用品。



    牙膏、牙刷可都是洋玩意儿。



    记忆里也就团级以上高级军官用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