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人杰千金寻一笑
第119章 朝堂争论“守”与“撤”(第2页)
元帝见严松不再往下说,这“不然”后面,自然是惩罚之类的言论了。
然而,秦魁虽然是个投降派,但他这二十余年,确实每次与大金帝国谈判,虽说割地求和,为大楚国人不耻,但至少苟且偷生了二十余年。
而今大楚国力薄弱,而将帅无能,导致太子带兵却屡败屡战,年年战乱,却使得民不聊生,天下人怨声载道,人声鼎沸,都要求换元帅,换太子。
说到换元帅,其实北境岳举元帅是一个很能带兵打仗的元帅,只是太子赵勇刚愎自用,关键时刻却不和岳元帅商议,便擅自带兵出击。
因此,前方战争失败许多次,都是赵勇太子造成。
太子赵勇,有勇无谋,志大才疏,岳举元帅也跟着他,为他背黑锅。
元帝已听出严松之意,于是沉重的道:“此事,下午上朝时再议!本皇要午息了!”
“是!老奴这就侍候皇上更衣休息!”严松说道。
下午未时中刻,文武百官齐聚金銮殿。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异口同声,比一班学生齐读还整齐。
“众爱卿平身!”元帝说道。
文武百官皆站了起来,看向龙椅上的元帝。
因为元帝自登基以来,二十余年了,却是早朝便把朝中大小之事议定,下午从没上过朝,今日破天荒地的下午上朝,一定有什么十万要紧之事要拿定主意。
“各位爱卿!太子从前方捎来书生,要十万套御寒衣裤,不知各位爱卿有何良策筹到这些棉衣棉裤?”元帝向文武百官发问道。
元帝话音刚落,秦魁出班奏阅:“启奏陛下,臣以为太子所需冬衣之事,根本不需筹备,只要陛下发一道金牌,叫太子班师回朝便可?”
秦魁之言,文武百官明显看出,这是地地道道的不抵抗投降政策。
“启奏陛下,臣以为秦宰相之言,万万不可。如果我南楚此时班师回朝,正中了金国之奸计,他们会立即发动攻击,那时我军腹背受敌,必定伤亡惨重,后果不堪设想!”兵部尚书李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