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捕快之名我是傻呼呼

第269章 详谈与肝脑涂地

温暖和煦的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在朱红色的廊角处盘旋缠绕,仿佛被染成了一片璀璨的碎金。成王慵懒地斜倚在湘妃竹榻上,他的身姿优雅而闲适,仿佛整个世界都与他无关。

 成王的指尖轻轻转动着半块未吃完的糖酥,那糖酥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他的目光却没有落在糖酥上,而是落在了阶下站着的张希安身上。

 张希安身姿挺拔,气质儒雅,宛如一棵青松立在那里。他的面庞轮廓分明,剑眉星目,给人一种温润而又坚毅的感觉。

 成王的声音缓缓响起,带着一丝淡淡的茶香。他的语调轻柔,却又似乎蕴含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住哪里?"成王的这句话,简单而直接,却让人不禁心生疑惑。他的语气不像是在询问一个陌生人的住所,倒更像是在与一位相熟的友人闲聊。

 然而,成王的眼神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意。他的眼尾微微上挑,似笑非笑,仿佛在等待着青衫客的回答。

 张希安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如何回答成王的问题。终于,他开口说道:“多谢成王殿下关心,只是我已有落脚之处。”

 成王微微一笑,似乎对张希安的回答并不意外。他的笑容如春花绽放,却又带着一丝让人难以捉摸的意味。

 “若是一时没地方住,来我成王府小住也可。成王府大得很,空房间多得很,不差这七八间的。”成王的这句话,说得云淡风轻,却又让人无法拒绝。

 张希安身着一袭青衫,衣角在穿堂风的吹拂下微微掀起,露出了他鞋尖上沾染的青泥。这显然是他刚刚匆忙赶路时,没有留意到鞋子已经沾上了泥土。他急忙抬起衣袖,想要按住被风吹起的衣摆,但由于动作过于慌乱,他的腰几乎要弯折进袖笼里。

 "使不得使不得!"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仿佛被人当胸戳了一拳般急切。他的尾音也因为紧张而有些发颤,"成王府里……女眷们都在后罩楼做针黹,下官这些人粗鄙,万一碰翻了哪位的妆奁匣子……"他的话语越说越急,甚至有些语无伦次,似乎对可能发生的意外充满了恐惧和担忧。

 说到这里,张希安的耳尖突然泛起了一抹红晕,额角也渐渐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显得比初次见面时更加局促不安。

 站在廊柱后的管家李伯,微微低垂着眼帘,仿佛在沉思一般。他那宽大的衣袖中,双手交叠在一起,显得十分沉稳。然而,当他看到成王伸手去端起茶盏时,那腕间的羊脂玉镯不小心碰在案几上,发出了一声清脆的轻响。

 这声响虽然轻微,但在李伯的耳中却异常清晰。他知道,这是成王惯常听戏时的闲适模样,通常只有在这种时候,成王才会如此放松。然而,就在刚才,主子随口说出的那句“来我府上住几日”,却让李伯的心头猛地一紧。

 尽管这句话的尾音很轻,但在李伯听来,却如同一根细针,毫不留情地刺破了他那三十年如一日的老成持重。他不禁有些失态,原本交叠在袖中的双手,竟然不自觉地动了一下。

 李伯垂在袖中的拇指,轻轻地碾过食指的关节,这是他年轻时跟着先王在边关当差时养成的习惯。每当遇到紧要的事情,他就会不自觉地做出这个小动作。而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正像当年在边关时一样,充满了不安和紧张。

 毕竟,这可不是留下来吃个便饭那么简单的事情。在这个时代,邀请别人到自己家里住,往往意味着一种特殊的关系,要么是极好的朋友,要么是极信任的人。而现在,成王竟然主动提出让别人来府上住,这其中的深意,李伯自然心知肚明。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显然表明张希安在成王心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或许可以说,成王对张希安的信任已经达到了极致。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毫无疑问地证明了成王对张希安的高度重视。

 “李伯。”成王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只听得清脆的一声,瓷底与乌木案几轻轻相碰,发出了悦耳的声响。他的声音平静而温和,“去取八十两银子给张希安带上吧。这青州府可不像清源县那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花钱。他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需要用钱的地方肯定很多。”成王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投向了张希安,那眼神看似随意,却又仿佛蕴含着某种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