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地契(第2页)
屋内的炕席上铺着蓝白格子的棉布,炕沿则镶嵌着紫檀木雕的卷草纹,精致而细腻。墙上挂着一幅中堂画,画的是雪景寒林,白雪皑皑,寒林萧瑟,给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旁边立着一个乌木嵌螺钿的立柜,柜门上嵌着整块和田玉雕成的松鹤延年图案,栩栩如生,仿佛要展翅高飞一般。
后院最为精妙的当属那方曲水流觞池。池底铺满了光滑的鹅卵石,清澈见底的池水中,水草随着水波轻轻摇曳,宛如绿色的丝绸。池边堆叠着太湖石假山,石洞里巧妙地隐藏着暗道,顺着石阶走下去,便可通到后厨的地窖。
池畔种植着十来株西府海棠,每逢花开时节,满树的花朵如胭脂般艳丽,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一场花雨。花瓣落在池面上,被水中的游鱼顶着打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池边还有一座汉白玉栏杆的凉亭,六角攒尖顶在阳光下闪耀着洁白的光芒。亭顶落着几只蓝尾喜鹊,叽叽喳喳地叫着,为这宁静的后院增添了几分生机。亭内的石桌上摆放着围棋盘,黑子是雨点瓷制成,白子则是用和田脂玉雕成,黑白分明,质感温润。
在这座宅子的西北角,矗立着一座三层高的更楼。它宛如一座古老的了望塔,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土地。每一层的檐角都悬挂着铜铃,微风吹过,铜铃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可以想象若是夜幕降临,巡夜的下人手持灯笼,小心翼翼地踏上那咯吱作响的木梯。木梯在他的脚下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仿佛在抗议着他的重量。然而,下人却习以为常,他熟练地攀爬着,一步一步地向着更楼的顶层迈进。
终于,巡夜下人登上了更楼的顶层。他站在窗前,透过那精美的菱花窗,向外张望。这扇窗户就像一个神奇的画框,将十里八乡的景色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宛如沉睡的巨兽;近处的村庄灯火通明,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显得宁静祥和。
巡夜下人的目光越过院墙,落在了墙外那三丈宽的护城河上。河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宛如一条银色的绸带。这条护城河的水引自后山的溪流,清澈而湍急。河面漂着几盏莲花灯,它们随着水流缓缓飘动,宛如夜空中的繁星。夜风轻轻拂过,灯影在涟漪中摇曳,碎成点点金芒,如梦如幻。
如果要论及最为讲究的地方,那无疑就是地下的火道了。正房和绣楼的砖缝之中,竟然隐藏着精巧的暗渠。而烧炭的炉膛,则被巧妙地安置在后院的偏房之中。当炭火在那用青砖垒砌而成的烟道里蜿蜒前行时,仿佛一条灵动的蛇,热气也随之顺着地砖下的孔洞源源不断地往上涌动。
尤其是在那严寒的隆冬时节,当人们坐在花厅里悠然自得地品尝着香茗时,鼻尖会若有似无地嗅到一股淡淡的檀香味。然而,与此同时,脚底却仿佛踩着温暖的火炕一般,让人感到无比舒适。甚至连廊柱上那原本晶莹剔透的冰棱,也在这股热气的熏蒸下,渐渐融化成了一滴滴的水珠。
这座宅子的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扇精美的大门,门环是鎏金的兽首,栩栩如生,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宅院的安宁。门槛内则巧妙地镶嵌着辟邪的桃木,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走进宅院,厨房的灶台更是令人惊叹。它被砌成了北斗七星的形状,七个灶眼与\"柴米油盐酱醋茶\"相对应,不仅实用,还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这样的设计让人在烹饪的过程中,仿佛也能感受到宇宙的奥秘和生活的美好。
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连茅房都被精心打造。它用青砖砌成了船形,墙壁上开着透气孔,保证了空气的流通。蹲坑旁还挂着一个铜制的熏香炉,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让人在如厕时也能感受到一份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