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蒙古使者(第2页)

 但面对林丹汗的强势,他们也只能咬牙硬着头皮上。

 正是因为林丹汗这一做法,让散落在河套平原的其他蒙古部落彻底凉了心,不少部落纷纷选择再次迁徙。

 不过,仍有十八个部落选择留下来,因为他们各自部落人口太少,一旦迁徙,搞不好会被其他部落趁机吞并。

 最后,这十八个部落的首领聚在一起商议,一致决定投靠大明。

 毕竟如今跟着林丹汗混,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还得三天饿九顿。

 要是直接跑路,又可能被其他部落吞并。

 再加上先前听说大明从辽东一带接收了不少较小的蒙古部落,那些部落的人如今当大明的兵,领着大明的军饷,老人孩子也过得挺滋润,于是他们纷纷派出使者前往大明京师,表示愿意归附。

 朱由校得知这个消息后大为高兴,虽说如今投靠大明的都是些实力较小的部落,但这开了个好头。

 数日后,这十八个部落的使者纷纷进京,拜见了朱由校,并献上贡品,虽说只是牛羊马匹,但朱由校也欣然接受。

 还在宫中设宴款待蒙古使者,内阁和五军都督府陪坐。

 这可把过惯苦日子的蒙古使者激动坏了,品尝了大明宫廷御宴后,一个个激动得泪流满面,这样的生活,他们向往了多少年,做梦都不敢想,如今在大明却享受到了。

 席间,江宁向十八部落使者敬酒,并笑着表示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即便他们这些蒙古部落选择迁徙或者继续与大明为敌。

 大明也不在乎,因为大明已经决定在大同城外击败林丹汗,之后便对河套平原展开“洗地行动”。

 十八部落使者对“洗地行动”不明所以,江宁笑着解释道:“在你们草原,蒙古有车轮斩的说法,在我们大明,也有‘洗地’之说,何为‘洗地’?

 就是像用水洗过一样,放眼过去,无论男女老少,但凡活物,全部杀光。”

 听到江宁赤裸裸的威胁,在场十八部落的使者纷纷吓得跪地,表示今后一定跟着大明混,只希望大明能多关照他们的生活。

 对此,朱由校笑着安慰道:“诸位既然决意率领部落投靠大明,今后便是大明子民,自然能享受到大明子民应有的待遇。

 不过,考虑到诸位部落以放牧为生,接下来,大明可以给你们两个选择。

 部落中的青壮大部分编练成军,分别加入大明九边各镇。

 至于剩下的青壮、老弱妇孺,可选择继续留在河套为大明放牧,也可选择迁入大明内地,到时大明会为诸位部落安排土地,并派专人教导如何耕种。

 同时,部落中的孩子也可进入大明设立的社学读书学习大明文化,将来参加科举,做大明的官。”

 听到朱由校的许诺,这些使者感动不已,表示愿意全权听从大明安排。

 其实这些蒙古使者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既然已经决定带领部落投靠大明,为表彻底臣服,干脆让大明安排,毕竟跟着林丹汗混,三天饿九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