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李自成的梦想(第3页)

 众人聊到深夜才散去。

 接下来几天,杨安就留在驿站,仔细观察李自成,见他机灵会说话,和驿丞、其他驿卒关系融洽,啥活都抢着干,是驿站这百十来号人里挣钱最多的。

 照这势头,过两年就该回老家盖房娶亲了。

 至此杨安便让人把查到的情况火速上报京师,

 这两人如今虽没反心,但是不是反贼,自己说了可不算,还得由江宁亲自定夺。

 …………

 与此同时,京城这边有了朱由检和邓云飞帮忙,江宁的工作压力骤减不少,晚上总算能回家睡觉了,不必再在衙门熬夜。

 相较之下,其他衙门的大佬们依旧忙得脚不沾地,如今各地封疆大吏也陆续回京述职。

 先到礼部报到,再由朱由校依次召见,询问各地民生政务。

 吏部尚书杨鹤领着一众官员翻箱倒柜,筹备候补官员人选,不然年后怕是日子不好过了。

 唯独户部尚书郭允厚这段时间心情大好。

 如今国库持续增收,虽说花销不少,但进账更多。

 更重要的是,如今朝廷赋税不再依赖江南,也不再全部依靠百姓们的农税,反而更加倾向于商税、还有天津通州登莱几处关税,这个比百姓们上交的农税要多得多,而且全额都是现银。

 郭允厚对大明皇家银行如今的发展也十分满意。

 商人资金短缺可以去借贷,只需等值资产抵押过担保,利息远低于民间。

 百姓也渐渐习惯把手中的钱存进银行,朝廷借此铸造新币又能获利。

 加上朝廷鼓励通商、改驿站通商,给商人带来诸多便利,一些贫困地方也渐渐兴盛起来。

 单是售卖邮票,就为朝廷带来一笔小收入,背后的商税价值更是不可小觑。

 西南数省官道重修后,再加上朝廷大力开发西南,商队往来不绝。

 今年西南数省不仅无需朝廷补贴,实现了自给自足,还开始向朝廷缴纳赋税。

 虽说眼下数额不多,但假以时日,必定会成为朝廷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

 郭允厚带着户部官员忙着核算来年财政支出,唯一让他心疼的是这两年军费一直居高不下。

 虽说打仗能缴获些财物,可眼前的进项显然没达到他的预期。

 户部左侍郎毕自肃在一旁也无可奈何。

 如今国库的存银已经是他从前不敢想象的,可尚书大人仍不满足。

 毕竟河套战事已结束,朝廷正修城驻军,加大与蒙古通商,短时间难有大笔收益,草原部落拿得出手的东西本就有限。

 不过蒙古各部已开始派人入关学习耕种、去商会做工,还有不少人已经加入边军,整体形势正往好的方向发展。

 至于在缅甸赵率教大军,朝廷支出多是粮草军械,毕竟赵率教从缅甸国王那里已经忽悠了不少钱粮。

 核算完账目,郭允厚忽然转头看向毕自肃,笑道:“毕大人,先前江侯爷欠咱们户部的东西,还了没?”

 毕自肃一愣:“敢问尚书大人,江侯爷欠了什么?”

 郭允厚道:“他之前可是答应给老夫找两条生财之路的。”

 毕自肃这才想起,忙道:“改驿站通商、清查寺庙宫观,都是江侯爷的主意,如今侯爷已经不欠咱们户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