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解梦和朝廷争议(第3页)

萧钦言目光锐利,言辞犀利地说道:“陛下,寇大人所言不妥。宫中九皇子乃是中宫嫡出,深受百姓所望,何来民心不安之说!”

寇准一听,急忙反驳道:“萧大人,宫中固然有九皇子在,但九皇子年幼,尚不足以担当大任,又如何能安朝野之心!”

萧钦言冷笑一声,道:“听寇大人的意思,陛下好像已经遭遇不测一般!”

寇准赶忙跪地,焦急地说道:“陛下,臣绝无诅咒陛下之意,只是担心大宋重蹈吕武之祸啊!”

随着两人的争论,朝中寇准一派和萧钦言一派的大臣们纷纷加入,瞬间就开始相互攻讦。

朝堂之上,一时间吵得不可开交,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原本庄严肃穆的朝堂,此刻仿佛变成了热闹的市井。

赵恒听着大臣们的争吵,只觉得头痛欲裂,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怒道:“好了!一帮朝廷重臣,居然和市井妇孺一样,在这里争吵不休,朝廷的威严何在?”

大臣们被这一声怒吼,顿时安静了下来,一个个低着头,不敢再言语。

等到众人彻底肃静之后,赵恒满脸怒容,扫视着朝堂上的大臣们,质问道:“难道国家就没有其他大事了吗?诸位丞相居然如此清闲,只知道在这里争论储君之事?”

这时,一位外表看起来清正廉洁的大臣站了出来,此人正是御史中丞齐牧。

齐牧面容端正,神色庄重,拱手行礼后说道:“臣,御史中丞齐牧有奏!”

“齐爱卿,有何奏本?”赵恒看着齐牧,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希望他能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打破这令人心烦的局面。

“启奏陛下,国之大事,在于取才。今年秋闱已过,各地的解试名单都已经上交吏部。

但因国丧,朝廷至今未出通知,来年春闱究竟如何举行,此等大事,关乎天下士人前途,不可耽误啊!”齐牧言辞恳切道。

赵恒一听,目光扫向寇准和萧钦言二人,大声说道:“齐爱卿,真乃国家良臣。若非你今日之言,朝廷险些尽失士人之心。”

而后,赵恒看向吏部尚书向敏中,严肃地开口道:“春闱一事,不可拖延。今日便通知各州府,春闱就定在来年二月,千万不要误了各地举子进京的时间。”

向敏中连忙出列,躬身领旨,声音坚定地说道:“遵旨!”

赵恒见状,摆了摆手,直接宣布散朝。

他实在是不想再听那令人头疼的储君之争,起身匆匆离开了朝堂,留下一众大臣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