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无幽南华无忧
第162章 天门儒山(第2页)
圣贤道位于天门与儒山之间,这条道路玄妙之处就在于没人知道它的长度。
有人说天门与儒山只有一步之遥,也有人说这条圣贤道他走了三十余年。
众人猜想,圣贤道的长度因人而异,只取决于行走者自己。
若说儒山最闻名天下的地方,除了圣书与圣贤道,还有那处洗墨池。
洗墨池当然不是真的用来清洗墨水的地方,否则也不至于与圣贤道齐名。
传闻洗墨池中游动着能够吞食错字的文鳐鱼,每当有儒门弟子在池边诵错或是写错文字之时,文鳐鱼便会增长一分。
据说池中最大的那条文鳐鱼已经存活了千年,有了百丈丈长,连品级境界都已经达到了六阶。当然,洗墨池最着名的不是这条文鳐鱼,而是那座由儒门礼圣摘写《论语》而化作的文气桥梁。
若是有儒修走过了这道文气桥梁,便可以凝聚或是洗炼文胆,蕴养浩然正气。
文胆是一种玄之又玄的东西,若是非要做些说明的话,文胆与修士常说的道心有异曲同工之妙。
只不过文胆独属于儒修,是儒家修士精神内核的具象化凝结,融合了思想境界、道德准则与天地大道的共鸣。
更准确来说,对于儒修,文胆就是道心的下一个阶段。
它既是修行者儒道修为的根基,也是沟通天地的媒介。
儒修要踏入真正圣人之境,一定要先凝聚文胆。
天下修士在踏入准圣之境前,走的是修炼最本源的道路,其实也就是说没有分出儒、道、佛、剑……等等大道。
从聚气到山海境再到三劫境,这是天下修士都要走的一条路。
但是在准圣之后,根据选择所合大道的不同,便要分出不同的路来。
如道主走的是四象大道,大周圣上走的是山河气运之道,棋圣走的是天地棋局之道……等等。
……
秦无幽、道子和青龙殿主已经登上了通往天门的三千玉阶。
这玉阶并没有什么玄妙之处,秦无幽甚至觉得还有点磕脚。
他当然也可以选择直接飞上去,但是这到底是儒山的主场,而他又是道宗玄武殿主,一言一行代表的是道宗,自然不能失了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