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无幽南华无忧
第167章 圣贤法则
……
在南华州儒修眼中,最值得尊敬的人是谁?当然是儒山山主。
这位活了千余年的圣境大能可以说是天下大部分儒修的引路人,也是儒门的顶梁柱。
那么在儒山山主之下呢?
当然是苏南山。
这位文胆天生的儒山小先生从出生起就被儒山山主收为弟子,年仅六岁时便读遍了万卷书,十二岁时便行过了万里路。
如今二十八岁,却已经站在了山海榜前五之列,距离三劫境只差临门一脚。
当然是莫大儒。
这位儒山大长老是与极域雷主、紫海圣主等同一批的大能,踏入准圣境界已经有了百年之久,他当然也已经走过了洗墨池,凝聚出了文胆。
作为作为最有望圣境的准圣之一,莫大儒对于自己要走的路已经有了一个清醒的认知。
将他选择的大道与文胆融合,并可自然而然的踏入圣境。
但这看似简单,实则却难如登天。
首先莫大儒面临的第一个难点就是要选择他要合的道。
圣贤之道当然不单单只是一条道,其中划分出来了很多条大道,比如“仁”,又比如“礼”。
莫大儒修炼的道有着好几条,但他终究只能选择一条进行合道,他很清楚自己的极限,根本不可能像大周圣上那样合三、四条道。
他迷茫,他纠结,不论是哪条道他都不愿意去放弃,所以他一直在等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观圣书,圣书中有着七十二条圣贤之道的法则,虽然几千年过去,已经有三十九条法则残片被取走,但毕竟还剩下三十三条。
若是能有所参悟,使他对原本修炼的几条道的其中一条有更深的感悟,那么他便会选择融合这条走的更远的道。
所以当金光普照整个儒山、圣书浮现在仁义殿穹顶之时,他心中的那份激动半分也抑制不住。
……
在蓑衣客和沧澜圣主没有突破准圣之前,南华州的准圣仅仅只有十位,甚至比圣境大能还要少。
所以在南华州向来有着一个争论,究竟谁才是圣境之下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