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文殊,普贤下山,污蔑姬昌(第2页)

 闻仲整理下思绪,将手中的奏折托举说道:“臣弹劾,西伯侯姬昌之子姬发,在北海叛乱之时。

 竟偷偷售卖粮草、军械于北海,导致朝廷大军损失惨重。

 臣恳请陛下,夺取西伯侯之位,并令其子姬发到朝歌接受处罚!!”

 说着,闻仲便将手中奏折递出。

 帝辛查阅过后,拍案而起,愤怒看向下方的来到朝歌做质的姬昌。

 “西伯侯,此事汝有何话说?”

 姬昌此时额头布满冷汗,心中暗骂姬发做事不知道隐蔽点。

 但其实,姬发偷偷售卖粮草给北海叛军,已经很是隐蔽。

 只不过,在陈霄那用了上百年布置的情报网的面前,哪怕在隐蔽也根本无济于事。

 同时,他也确定了原本的进程上,西岐肯定是有反心。

 至于说,姬昌勤于政事,广罗人才,到处行善,是个好人。

 陈霄只能在心中表示不屑。

 这不过是收买人心,所立的人设手段而已。

 就像刘备一般,他真不真仁义,无人可知。

 但他所立的人设,却也实实在在维持了一辈子。

 汉昭烈帝的称呼,倒也实至名归。

 原本商亡不亡,他无所谓。

 毕竟改朝换代原本就是历史的潮流,说明人族在进步。

 只不过姬发为了推翻大商,向天自降位格称子,那可就触犯了他的底线了。

 他好不容易才将人族发展到现在的模样。

 岂能因为一个人,而功亏一篑。

 他姬发不是想等之后以帝辛暴政起兵嘛?

 那么陈霄就先行一步,将姬发的身份打成叛贼。

 古人出兵攻伐,要的就是个师出有名。

 一个叛逆的身份,就足以先让自己这边占据大义。

 当然光靠这件事,还是不够让姬氏一族戴稳叛逆的帽子。

 这不,姬昌在思考了片刻,立马想到了对策。

 高声喊冤道:“大王,臣没有反叛朝廷之意。

 乃是因看北海百姓陷入战乱,百姓生活艰苦,这才冒大不韪将粮食运往北海售卖。

 恳请大王明察!!”

 在场官员,见姬昌如此情真意切,纷纷有所动容。

 就连高座上的帝辛,眼神也稍稍缓和。

 无他,姬昌人设深入人心,所以这番解释。

 倒是让人不由得深信了几分。

 只有一旁的闻仲,眼神中充满了不屑,暗道:“果真如大师伯所言,三言两语便将此事转变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