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225章 光绪的整军计划(第2页)

 “奴才,记住了。”阿林山现在觉得压力山大,人手不够,经验不足,想想都头疼。

 第二个到来的是北京禁卫军副编练大臣铁良。

 “臣,铁良叩见陛下。”铁良甩袖磕头。

 “平身吧!”光绪等铁良做完了全部动作,才让铁良平身。

 “招你过来,是谈一下北京禁卫军和北洋常备军合并的事情,说说你的看法。”光绪直接说道。

 “臣,不敢有看法,一切听陛下安排。”铁良还真的没想法,其实他对北京禁卫军的管理,就是不管理,放手让下面的人管理,他当甩手掌柜,美其名曰,无为而治。

 铁良的话,光绪无疑是不满意的,他没想到,向来以“知兵”自称的铁良,居然是个榆木脑袋,军队交给他,太不让人放心了。

 “没想法,就等等别人,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光绪不想再和铁良谈合并整编的事情了,在他的内心中,大清皇家禁卫军已经没有铁良的位置了。

 第三个到的是袁世凯、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五人。

 “臣,叩见陛下。”五个人一起甩袖磕头,异口同声。

 “平身吧!”光绪看着他们做完全部动作,才让他们起来:“说说吧,北洋常备军,最近在干什么?”

 袁世凯快速思考了一下,说道:“年终将近,正在做训练总结,还在组织学习,从朝阳陆军讲武堂毕业的优秀学员,正在北京讲课,北洋六镇的镇协标营的主官们,都在北京学习,学习东北禁卫军的……额……他们叫先进的军事思想。”

 “不错,懂得向优秀的人学习,这是进步的表现。”光绪很满意,但他也没再问下去,因为这不是他叫袁世凯等五人来的目的。

 光绪直入正题:“朕叫你们过来,就是谈一下北京禁卫军和北洋常备军合并的事宜。几位有什么意见?都说说吧!”

 “臣等没意见,臣等是陛下的臣子,北洋常备军是陛下的军队,一切听从陛下的安排,全力配合陛下完成整编。”袁世凯立即说道,听起来十分的诚恳。

 光绪很满意袁世凯的回答,轻轻点头,表示听到了,未再多言。

 袁世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觉得这位光绪皇帝不好相与,和已经在他心中固化的傀儡形象完全不同,这是一位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人的皇帝,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四人,内心中一片灰败,我们都被他懦弱的表面欺骗了,曾经的傀儡皇帝,居然隐藏得如此之深,这肯定是个心如铁石,内心狠辣的皇帝啊!

 第四个到的是一月份毕业于朝阳陆军讲武堂的20名优秀学员。

 这二十人回到北京后,并没有像其他学员一样,立即被分配到北洋六镇,而是在北京为北洋六镇的镇协标营的主官们讲课,主要讲禁卫军,讲朝阳陆军讲武堂,讲他们眼中的禁卫军,他们眼中的讲武堂,所以才能这么快来到紫禁城。

 “陛下,20名优秀学员到了,是在御书房觐见吗?”小元福轻声汇报。

 “去正殿吧!这里太小了。”光绪说罢,向乾清宫正殿走去。

 阿林山、铁良、袁世凯、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也跟着去了乾清宫正殿。

 “臣等叩见陛下”二十个人来到乾清宫正殿,站成整齐的四排,一起下跪磕头。

 “都起来吧!以后穿军服,朕准你们不磕头,敬军礼就可以,只有穿官服时才需要磕头。”光绪的态度明显不同。

 “谢陛下”二十个人齐声回答。

 “听说,你们在给北洋常备军的镇协标营的主官们讲课。”光绪饶有兴趣地说道。

 其中一个,主动上前一步,敬礼后,回答道:“是的,在北京讲课。”他看了一眼袁世凯等五人,接着说道:“袁大人让我们讲一讲东北禁卫军,因为我们近距离的接触过东北禁卫军,我们的了解更直观更全面。还让我们讲一讲朝阳陆军讲武堂,是怎么教学的,如果我们成立军校,能不能办的和朝阳一样好。”

 “先说你叫什么,你觉得,我们办的军校,能和朝阳一样好吗?”光绪微笑着问道。

 “臣叫杨烨,我们缺少经验丰富的教官,也缺少身经百战的老兵,缺少先进的教学理念,缺少像戈辉大人那样高屋建瓴的校长。”杨烨小心地说道:“短期内我们还达不到朝阳的水平,但只要坚持,相信有一天,我们也行。”

 “你很务实,敢在朕面前说真话,当奖。”光绪认真地点头,说道:“军人就要务实,就要说真话,不论是站在谁的面前。”光绪强调:“朕不喜欢有人站在朕面前故意夸大事实,针尖大的事情,说成元宝那么大。这样的人,朕会直接让他滚出朕的军队。”光绪的声音如滚滚惊雷。

 “杨烨,你很不错,你是个敢说真话的正直的军人。”光绪再次夸奖道:“不过,今天招你们二十人过来,不是听你们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