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245章 关于货币的思考(第2页)

 “确实如此”戈辉点头认可:“不过,话说回来,外国银圆能在大清站住脚,并快速扩张,也有很现实的原因。传统的银两太过落后,名目繁多,虚标严重,换算麻烦,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工商业的发展,早就不适用这个时代了,而北京的朝廷又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所以才成了今天的样子。”

 “所以,我们特区储备银行有责任和义务改变这一切,必须把所有的外国银币赶出大清,货币主权,必须攥在我们自己的手里,攥在特区储备银行的手里。”刘城攥着拳头说道:“在我们特区系银行的授意下,上海地区已经停止流能墨西哥鹰洋了,这是我们试水的第一步。”

 “第二步……”刘城扭头看了一会儿阳光充足的窗外,回过头继续道:“就是特区1两银币的发行,和外国银圆正面硬刚,一口一口的蚕食,直到把外国银圆挤出大清市场。同时……”刘城从沙发上站起来,走到窗口,看向阳光充足的窗外,背对着戈辉和宁远,继续道:“特区系的企业正在悄悄地吸纳外国银圆,运回朝阳,由特区铸币局重铸成1两的特区银圆,重新发行。”刘城转回身:“南方市场上的墨西哥鹰洋,差不多已经全部回收完成,大部分已经运回朝阳,正在重铸。”

 戈辉皱着眉头问道:“你这样做,我们不是亏了吗?外国人可以发更多的银元过来,你永远回收不完。”

 “首先,我们亏得起。其次,外国银圆的含银量最差也不会低于八成,我们损失不会太大,含银量低于八成的日本银圆,我们不收,或者降价兑换。第三,我们用来回收银圆的东西是香烟,白酒,和低成本的工业制成品,这些都是低成本,高售价的东西,我们稳赚不赔。最后,我们用纸币兑换他们的外国银圆,只兑换银圆,纸的成本可是很低的。”刘城一脸得意地说道:“一句话,我们要的是市场,国家建设债券要独占市场。”

 戈辉重重地点头,然后吐出三个字:“继续说。”

 “大清原来流通的白银,还有后来发行的大清银圆,我们同样在大量的回收。”刘城自信地说道:“战争债券,就是重要的回收手段之一。这些回收过来的白银和银圆,也将会重铸成特区银圆,重新发行。”

 刘城走回沙发前坐下,继续道:“等消灭了俄国远东军,东北的战争就基本上结束了,接下来是大力发展,大搞建设的时代,铁路建设是重中之重,我计划发行‘铁路建设债券、公路建设债券’,进一步吸纳全大清的财富来东北,顺便把外国银圆也收割一波。”

 戈辉听了刘城的想法,不住地点头,都是非常有建设性的想法。

 “假以时日……”刘城自信满满地继续道:“大清市场上流通的,只有国家建设债券,不会再有外国银圆,也不允许再有外国银圆。”

 “有自信是好的,但是,外国银圆在大清已经流通几十年了,根深蒂固,清除它们,并不容易。”戈辉认真提醒刘城。

 “这一点,我很清楚,但是,时间能改变一切。”刘城认真地说道:“特区银圆,形制统一,雕刻精美,更加坚固耐磨损,比外国银圆更漂亮,最重要的是,这是我们清国人自己的银圆,有特区政府背书,有东北禁卫军的力量加持,以后还要出台相关的法律,直接禁止外国货币在大清流通。”刘城用力的挥出拳头:“我们的银元将无往而不胜。”

 戈辉和宁远同时向刘城竖起大拇指,异口同声:“我们相信你!”

 “还有……”刘城稍稍停顿了一下后,说道:“春节过后,特区储备银行计划推出仅限于投资基础设施和工业实体的三年期无息专项贷款。”

 戈辉皱着眉头,脸上却带着笑意:“无息专项贷款?你是怎么想到的?”

 “副行长钱百成和一帮东北银行专科学校的学生想出来的。”刘城坦言道。

 “三年期无息专项贷款……”戈辉满脸笑意地咀嚼着这个新词儿:“钱百成?学校的教导主任,居然被你叫来当副行长。”戈辉笑了。

 “不过,他们很有想法,想法很大胆。”戈赞叹道:“你更大胆,敢把他们的想法,当成特区储备银行的新政来实施。”

 “我们都是学生,我们都在学习,摸石头过河,可也得先下水才行。”刘城解释道:“我认真听了他们的计划,深入的讨论过了,可操作性很强,操作好了,能提振特区经济,加速特区建设。”

 “你说的很好,我们都是学生,我们都在学习,摸石头过河,可也得先下水才行。”戈辉真心的赞叹道:“大胆去做吧!勇于创新是好事,但也要握紧特区的钱袋子,尺度应该怎样把握,你自己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