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与德国深度合作(第3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纺织业,也是最重要的合作项目,不论是棉纺织和毛纺织,都是特区今后重点扶植发展的行业,因为纺织业以及相关行业,基本上是劳动了密集的行业,能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解决人们吃饭穿衣的问题,关系着特区的民生。关于纺织业,戈辉有更宏大的计划,特区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种植棉花,大蒙古草原可以放牧大量的绵羊,所以特区不会出现羊吃人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反而人吃羊会是越来越常见的现象。纺织机械的生产制造是重中之重,特区必须要能独立生产这些机械,被拿捏的英法两国,都交出了纺织机械的制造技术。特别是英国,就是从纺织起家的,羊吃人(并不是真的羊吃人)的现象就发生在英国,连英国都交出了纺织技术,相信德国人也不会不给。
德方对特区也有自己的想法,也涉及到了很多方面,戈辉对德方的想法给予了正面的回应,并没有完全拒绝,并附带了自己的条件。其实,德国最担心的就是钱的问题,在特区赚到的钱,能不能带回德国,毕竟特区用的国家建设债券,本质上说就是有利息的借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但却行使着货币的职能,而且只能在清国境内使用,出了清国和废纸等同。德方希望换成贵金属,也就是黄金。
戈辉直接拒绝了,并告诉德方,正如德方所言,国家建设债券实质上就是有利息的借条,是禁卫军,以及特区的经济建设成果,在支撑它的货币职能,所以特区需要贵金属作为国家建设债券的锚定物,禁止贵金属离境。特区无法做到金本位,只好采用金银双本位为主,物资本位为辅的三保险形式,这也是最合理的办法,也值得德方借鉴。戈辉善意的提醒德方,事实上德国的经济运行状况,并不好,或者说不健康。德国同样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特区的解决方案,非常值得德国思考。关于如何把钱带走的问题,戈辉还是给出了解决方案,就是换成资源或工业产品或农业产品带回德国,或者采取易货贸易的方式,总之,方法很多,到时候视情况再确定,一切都可以协商。
3月8日,朝阳荣耀大酒店5楼大会议室,戈辉戈辉、杨双、刘文涛、成雨、刘城、周玉坪、刘文彬、孙昌华、张謇、伍廷芳(法官)、王良等特区高官十一人,与斐迪南大公为首的奥匈帝国代表,开始了第一轮会谈。
3月9日,奥匈帝国代表团开始考察朝锦工业区。
3月11日,还是在开发区大酒店9楼大会议室,戈辉、宁远、王超辉、杨双等九名禁卫军高层,与毛奇等德军高层进行了会谈。今天的会谈只谈军事,而且非常顺利,几乎没有分歧,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协议。
禁卫军向德方提供fA-1903-C半自动步枪(最新改进型,并没有借鉴了fA-1903-A前挂后卡的弹匣设计,而是在机匣下方增加了一个浅v字形的弹匣井,由卡笋固定弹匣,浅弧形20发弹匣供弹,禁卫军还未开始列装)、fA-26-j班用轻机枪、冲锋枪、重机枪、大口径重机枪、迫击炮、步兵炮、轻型榴弹炮、中型榴弹炮、重型榴弹炮等的设计图纸。
宁远向德方强烈建议了0.2寸x1.3寸(6.4毫米x42毫米)尖头无底缘通用步枪弹,希望德方考虑0.2寸口径枪族,虽然最远射程不如毛瑟g98步枪,但是在东北标准500米(每米96厘米)内,不论是弹道性能和杀伤力,都超越了德军7.92毫米口径的毛瑟g98步枪,由于子弹总体尺寸变短变瘦,士兵能携带更多的子弹,优势明显。但德方并不认为德军的7.92毫米口径比禁卫军的0.2寸(6.4毫米)口径差,德方认为7.92毫米口径更加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