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光绪问政(第2页)
“你明知道会这样,为什么还要转让武器技术?”铁良恨铁不成钢地问道。
“很简单,现在不卖,过两年就没人买了,我只是在它最值钱的时候,卖个好价钱罢了,顺便还能拉拢关系,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就是最好的例证。”戈辉解释道:“洋人很聪明,很多技术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一通百通。他们有大量的理工科人才,资本积累也比我们多,赶上并超过我们只是时间问题。”
“那你打算怎么应对目前的安全形势呢?增兵吗?”铁良问道。
“没错,就是增兵,4月10日开会决定,在1910年之前,完成35万的扩军计划,全力应对日益严峻的安全形势。”戈辉进一步解释道:“只能用增加军队数量弥补技术优势的缺失。”
“5年扩军35万?你这是要把全部的银子用在军队上吗?”张百熙忍不住说道:“朝廷也计划在未来的三到四年内新编18个师,银子还没有着落呢!”说完,长长一叹,作为户部尚书,他压力山大。
“没办法,外部虎狼环伺,保命要紧啊!得先活下来,才能想其它。”戈辉无奈道:“所以特区的钱,要先花在军队建设上,这是特区全体的共识。”
“那你觉得朝廷应该怎样花钱?也应该军事优先吗?”光绪问道。
戈辉看了一眼张百熙和那桐,然后说道:“朝廷的情况和我这里不一样,不好乱下结论,但有一点,那就是朝廷没有,或者几乎不存在外部的军事压力,我们在北面挡住了俄国,在东面吸引住日本,朝廷可以放心大胆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为朝廷坚守疆土也是我辈的责任,责无旁贷。”
“你是说,朝廷不需要发展军备?”光绪问道,他突然觉得,戈辉是在暗示他应该放弃军备。
“臣不是这个意思”戈辉立即纠正,并掷地有声地说道:“朝廷需要发展军备,需要持续不断的发展军备,时刻瞄准世界军事的前沿,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脚步,这和有无外部军事压力无关。手中没有剑,和有剑不用,是两回事。”
“手中没有剑,和有剑不用,是两回事。”光绪点头:“说的好!朕今天受教了,戈卿帝师之才。”
“陛下过誉了,都是臣个人的浅薄见解,能让陛下有所启发,不胜荣幸。”戈辉谦虚道。
“你当得,无需自谦。”光绪摆手道,然后指着仍然炊烟袅袅一户说道:“就这家吧!”
戈辉朝一名特勤扭头:“你去叫门。”
特勤应声而动,推开院门走了进去,边走边喊:“家里有人吗?有客到访。”
听到声音的王大志连忙从房子里出来,见到院门口站着一群人,更远处还有黄马褂和穿西服的警戒着,吓得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纪小年也从房子里出来,看到院门口的戈辉,立即敬礼:“武装警察二旅一营二连连长纪小年,请总司令指示。”
戈辉还礼后说道:“没有指示,陛下要看你家房子,进去准备一下。”然后又对附近的两名特勤说:“你们俩也进去看看。”例行安全确认。
陛下?那不就是皇帝吗?王大志想到此,立即跪下磕头,一边背起了戏词:“草民王大志给皇爷磕头了,皇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呵呵……光绪看着穿着干净,面色红润的王大志,开心的笑了:“起来吧!朕要看你的房子,你看行吗?”
“行行行”跪在地上的王大志连忙答应,马上又道:“我家婆娘昨夜刚刚生产,不知道陛下会不会忌讳。”
“朕是帝国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在自己的土地上,有什么可忌讳的?”光绪说道:“不过,你还是要进去准备一下。”
“草民这就去”王大志说完,起身钻回房子里。
几分钟后,两名特勤从房子里出来,向戈辉报告,确定安全。
纪小年向姐姐和姐夫交待了注意事项,然后带着姐姐和姐夫一起来到外面,迎接陛下进门。
此时外面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虽然被黄马褂和黑西服隔在几十米外,但没人离开,目光全部聚焦在王大志家。
由于房子小,所以只有戈辉、光绪、张百熙、那桐、王大志,进入房子里,其他人在外面等候,连光绪的近身太监元福都只能外面候着。
纪小燕和纪小年一人抱一个孩子,也在外面等着,怕孩子哭,影响到陛下和总司令。
移民安置区的房子是戈辉参与设计的,所以他非常熟悉,亲自解说:“净使用面积是50平米,两间卧室,一间厨房,茅房在外面,两户共用的旱厕,有专人十天清理一次。”
光绪看着大面积的玻璃窗,光线充足的房间,对比白天都略显昏暗的乾清宫,不禁感慨道:“朕的乾清宫,要不要都换上玻璃呢?朕很羡慕这么亮堂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