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291章 清日朝阳条约(第2页)

 

看着身旁沉沉睡去的孙婉儿,伸手把散乱的发丝捋到耳后,露出了那张绝美的容颜。

 

“你怎么不睡?”孙婉儿的美目睁开,柔声问道。

 

“睡醒了思考点事情。”戈辉道,伸手帮孙婉儿拉上被子,盖住裸露的香肩:“你睡吧!”

 

“想知道你在想什么?”孙婉儿嗲声道。

 

戈辉笑了,心中感叹,看来撒娇是女人与生俱来的技能,口中说道:“我在想,如果有坏人抓走了你,威胁我怎么办呢?”

 

“会吗?”孙婉儿一脸天真地问道。

 

“怎么不会?想我死的人能从政府宾馆排到锦州港区码头上。”戈辉夸张地说道:“1月17日深夜,日本贤机关迫击炮轰炸总督衙门就是例证。”

 

“那怎么办?”孙婉儿可怜惜惜地问道。

 

“明天派特勤保护你。”戈辉说道。

 

“啊?不行,到哪里都有人跟着,那我不是没有隐私了。”孙婉儿不同意。

 

“做戈辉的女人,就要有这个觉悟,会有无数人盯着你,有善意的,有恶意的,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戈辉认真地说道。

 

孙婉儿当然知道,也想过这个问题,刚才不过是跟戈辉撒娇罢了。

 

“好吧!谁让我是你的女人呢!”孙婉儿嗲声嗲气地认命了。

 

“睡吧!”戈辉探身吻了一下孙婉儿的额头。

 

“嗯!”孙婉儿乖巧地应声,然后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吴巧安排了四男四女,八名特勤保护孙婉儿。

 

上午,戈辉为光绪皇帝銮驾送行,一直送到朝阳路口检查站。

 

也是在这个上午(5月27日),经过六天的极限拉扯,禁卫军与日本达成最终协议,即《清日朝阳条约》。

日本无条件归还台湾及其周边岛屿,归还琉球群岛。日本赔偿禁卫军损失5亿两999纯银,本来是狮子大开口15亿吨,反复拉扯之后,确定了以大清国北方经济特区标准计量5亿两999纯银。另外,日本必须归还《马关条约》中,包括《讲和条约》、《另约》、《议订专条》、以及《停战展期专条》等,清国向日本支付的2.4亿两白银,以及《交收辽南条约》中的3000万两银。即,日本需向禁卫军支付7亿7000万两999纯银。还有,《清国为1900年的动乱事件与十一国最后议定书》(就是辛丑条约)中,清国已经支付给日本的赔款,必须尽数归还。

 

1897年10月1日,日本再次确立金本位,摒弃金银双本位,金币作为本位货币,白银成为辅币,在日本的价值直线下降,但是在与清国的贸易中,甚至在东亚经济圈中,白银绝对是硬通货。赔偿7.7亿两白银,相当于放弃了价值7.7亿两白银的清国物资。但是没办法,谁让自己战败了呢?

 

另外,关于朝鲜,禁卫军最初的要价是元山码头到安州河岸,以北归清国,以南归日占朝鲜。几日的拉扯,日方的坚持,禁卫军在其它方面得到补偿之后,确定新浦到江界一线,以北归清国,以南归日占朝鲜。

 

日本允许特区在日本设立外事机构,给予大使级外交权限。

 

总共三十三条(为什么是三十三,只是因为我觉得这个数字挺好),包括边境线划设,驻军规则,边境贸易时,争议处理等条款,双方互相把对方卡的死死的,争取在下一次动手之前,决不能有意外发生。

 

条约需要两国首脑签字并用印,才能最终生效。

 

清国,需要光绪皇帝、慈禧太后、总理大臣袁世凯、特区总督戈辉,以及谈判代表,签字并用印。

 

日本,需要日本天皇、首相西园寺公望、外相林董、日占朝鲜王朝高宗李熙(后来继位的是李拓,就在明年),以及谈判代表,签字并用印。

 

邀请英法美德俄,五国领事作为见证者,也在条约上署名。

 

最高兴的是德国领事乔纳斯,没想到在离任之前,还能见证历史时刻,赚了,实足的赚了。

 

最悲哀的是即将要履职的新任日本驻朝阳领事尾上菊之助,一辈子抹不掉的耻辱,家族也会因此蒙羞。

 

光绪皇帝是在锦州到北京的火车上收到了电文,虽然只有框架内容,但收回台湾、琉球,7.7亿两白银,重新划定朝鲜与大清的边界,还是震惊了光绪、张百熙、那桐、铁良。

 

“那桐,你是协理大臣,说说你的看法。”光绪直接点名。

 

“7.7亿两白银,这得铸造多少银圆啊?”那桐感叹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北边突然间多出了一大笔银子,他们不论是修铁路、还是建设新奉天,都需要买大量的东西,他们自己没有的,或是不够的,就得从朝廷这边买,朝廷赚钱的机会就来了。”

 

光绪看向张百熙:“张卿,你以为呢?你觉得日本赔得起吗?”

 

张百熙连忙说道:“回陛下话,老臣以为,那桐大人说的很对,以老臣对戈辉的了解,他不是那种把银子放仓库里吃灰的人,他是超喜欢花银子的人,很可能银子还没到账,他就已经安排好了银子的去处。额……”想了一下,又补充道:“朝廷是有机会很赚一大笔的,甚至朝廷可以主动找他,为他提供他想要的东西。”

 

“至于……日本赔得起吗?老臣以为……”张百熙短暂的整理了一下思路后,继续说道:“19世纪的后三十年,由于北美洲银矿大开发,白银供应快速增加,国际银价持续下跌,金银比价持续扩大,到1894年时金银比价已经达到了1:32,要知道1871年时国际金银比价是1:16。也就是说,白银没有以前值钱了,价格腰斩,日本人能从国际市场轻松获取廉价的白银。”

 

张百熙作为户部尚书,对国际金融十分关注,特别是与特区储备银行达成战略合作之后,特区储备银行国际经济情报调查课,从欧美列强那里收集到的经济情报汇总也会送给他一份。

 

张百熙的视线移向匆匆掠过的窗外,继续分析道:“国际金银比价的持续扩大,对采用银本位制的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我朝。由于国际银价相对金价持续走跌,若一国以银币为本位币,那么该国货币在国际上的购买力就会下降(相对于金本位货币而言),而该国通过出口(对金本位国家)获取的财富就会缩水,且进口成本会相应升高,这会间接引发国内高通胀、财政赤字。在金银比价持续扩大的压力之下,一些金银复本位或银本位制国家,纷纷转向金本位,在19世纪最后三十年里,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基本都采用了金本位,形成国际金本位格局。”